Sunday, July 29, 2012

我和博大佛学会的点滴于分享


当 我踏入大学,可能是中学时活跃于校园佛学会以及校外的佛教会的经验和体验,所以内心很希望可以延续下去,所以我就等待加入博大佛学会的机会,但是我却错过 了校园学会介绍的环节和展览单位。那时还好有人介绍我给图书馆负责人,所以就开始了我和佛学会切不断的缘一直到我毕业。那时我当起图书馆的特务,过后组 长。很感谢学长们的栽培和组员和帮忙,在当上组长的一年里,我们开始整顿图书馆的整个架构,功能,宣传,操作,组员和管理员的联系和种种等,把图书馆带向 另一个里程碑,从那时开始图书馆的管理员和会员的人数慢慢的增加,来图书馆的借书,品茶,聚会的会员也相对增加不少,图书馆开始热闹起来。图书馆热闹当中 的原理就是捉紧“人很喜欢聚会和谈天”原则,以及加强和增加图书馆的功能,让人感觉来图书馆是可以做很多东西的如品茶,读书,听音乐等。

过后,弘法组的邀请,我就参与他们,并且首开先河的开始了阿含班和供僧一起进行的活动。参与大学的佛学会过程中,让我学习到人际关系、学会的行政管理、和如何接引初学佛者、如何奉献自己帮助别人、如何去了解个人的感受和需要等等。这一切都是生活佛法化的写照。记 得有一次,我参与素食档筹委当主席,那时我似乎一个星期没有去上课,每天八至十小时在档口“坐镇”。虽然每个筹委都非常累,功课有点耽误了,过后我还大病 一场,但是我们之间的关系真的像一家人般,一起共患难。不但如此,素食档在不看好的情况下还为佛学会赚取了不少钱,回想会来好不安慰。在办活动的过程中真 的很忙碌,有时还得不到身边朋友尤其是同科系得朋友的谅解,但回想证严上人的一句话“甘愿做,欢喜受”,圣严法师也说“忙得好高兴,累得好欢喜”,一切的 一切还是值得的。最近,有位朋友告诉我说,他终于可以了解和体谅为什么我一直在忙佛学会的活动,而似乎把功课抛一旁。老实说,在忙佛学会的活动的确耽误了 我的功课(还好,只是拿不到一等文凭),毕竟我不是很聪明的一族,但是到大学来,读书已经不是唯一,否则纯粹读书的大学生活是白混了。当然不否认,有的人 虽然忙佛学会的活动,但是功课还是那么的好。在繁忙的生活中,你会学会时间和个人管理,所以圣严法师说“忙人时间最多”。

其实,办活动不能太过重视“量“,”质“才是重点。办活动除了接引大家学佛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把佛法扎根在每个人心中,让佛法和现实生活“捆绑”在一起,否则活动完了过后,大家还是回归现实,一点佛法受益都没有,到最后离开佛教也不稀奇,就是因为感受不到佛法的实用。

在佛法的体会方面,我对于佛法有更深入一层的体会。当对佛法体验越多,越感觉到佛法的伟大,浩翰和真实,也就觉得自己显得很渺小。如果没有通过体验去印证佛法,佛法最多也只是一门“佛学”学问,和现实脱节。我开始深信一切所承受的都是由因果和业主宰着,不会像以前一般一遇不如意事就怨天尤人。从佛法的感应中,感觉到佛法的实用,从佛法的言教中,感觉到佛陀无限的智慧,从佛陀身教中,体验佛陀的慈悲和伟大。

杨子佑合十

学佛的因缘,心得和分享



六年级时,经过学校电脑老师的介绍,我参加了周日启蒙佛学班。从此,我就跟佛法结下深深的缘。 本来调皮捣蛋的我变得乖巧,脾气也收敛了不少,因为知道这是不应该的,所以有人说学佛的小孩不会坏的确是有道理的。由于了解因缘果报的事实,我也变得比较 惜福,不会像小时侯般到处去浪费公物如水等。我的佛学老师过后还告诉我,说我在班上是最乖的一个,启蒙佛学考试的成绩也是最好的。

课堂上,老师很鼓励我们念佛,所以每晚,我都和姐姐在临睡前,静坐念佛。那时的夜晚,我都睡得很甜也很安详,我姐还说我睡觉时还微笑。我和蔡佳洋校长---佛学班老师的师徒缘就从当时开始一直到如今,我不时还会去拜访他老人家,请示佛法,解答疑问。 听说我们过去世曾经是父子关系呢。

从 小,我在比较迷信和对佛教有误解的环境中成长,亲戚朋友更视学佛人到后来肯定会出家,所以这也促使我发了心愿:我要以在家人的身份来护持和弘扬佛法,让佛 法达到兴盛,人人都有机会学习佛法;我尽量做好佛教徒的榜样,让人人觉得学佛是件美好的事,也不一定要出家;我也希望塑造一个幸福的佛化家庭,然后进一步 去推广佛化家庭的概念和经验。往后,这个愿也让一些师父们感到惋惜,因为他们觉得我很适合出家。我却觉得不管出家或在家,我都想(真得很想)为佛教和众生 做一点事,虽然我的能力很渺小,但是我的愿可是尽虚空,偏法界,因为我相信“有心,就有力;有愿就有行”。

一 年的佛学班让我受益很多。我升上中学后,佛教会里只有启蒙佛学班,没有更上一层如初,中或高级佛学班等,所以我的正式学佛因缘暂时告一段落。不过,鉴于在 我家附近没有佛教道场,所以我时常踩着脚踏车到很远的佛教道场去寻找经书。当时内心很渴望佛法,但是道场很遥远,不能时常亲近,而且经书也很难找。比较起 来,现在的人要学佛容易多了。那时,我时常是以书信方式,去“请”经书。我的第一本佛书就是《了凡四训》。

到 了中二,我到处参访道场的努力终于让我认识了琉璃精舍的真安法师。师父一开始就送我《法华经》,要我拜经和读经。那时我觉得《法华经》很难懂,刚好那时我 以前的佛学老师即将开讲《法华经》,师父要我去学习。就这样,一学就是六年多的时间,当中,我也看了不少大乘经典如《楞严经》,《净土三经一论》,《金刚 经》,《坛经》,《四阿含》,唯识书籍等等。如果以印顺导师的科判来划分,那么我的佛学会偏向唯识和空如来藏思想的两大体系。佛法果然浩瀚如大海,也很 妙,真是”不可说不可说”-非语言可以形容。那时就发个愿“要深入三藏十二部,智慧如海,?才无碍”。

佛 学老师的修行原则要求很高,对持戒更严谨,我受他的影响很深,也受益良多。举个例子,老师要求我们严格持守五戒,并减少到处去攀愿,多在家独处用功,多拜 佛(以几万拜为目标),抄写经文,诵念佛经,每天要做早晚课等。其实,也许很多人认为不苦不乐、或中道的学佛方式才是正确的,但我还是认为少许的吃苦是必 须的,不但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力,也让自己看清种种世间的真相。宣化上人的苦修真练,星云法师的人间佛教,证严上人的慈悲济世,广钦老和尚和净空法师的老 实念佛,印光大师的“恭敬和真诚为学佛秘诀”等等佛门大德都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和体会。我很赞叹,也很向往他们的种种行持和对大众的关怀。

由 于曾读了两年槟城佛学院的佛学函授班,慢慢的,佛经上的文字已经不难懂了,佛菩萨默默的感应更让我信心大增,对佛法更是毫不怀疑。学佛了以后,自己周遭环 境的种种如家庭开始起良好的变化,不想以前那样很复杂 ,“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没有“家”的感觉;如今我们一家人开始有一起吃团圆饭了,彼此关系都很好。这就是改变或改善命运的一个好例子,我就是靠改 变自己、学佛和念佛来改善我的家庭环境。

虽 然没有因缘在两千五百年前亲近佛陀本人,但是佛陀智慧和慈悲的言语还流传下来。从佛经中,依然感受到佛陀在对着自己说法,也为佛陀慈悲的教诲所感动。在中 学的岁月里,我也参与成立学校佛学会和推动佛学会的活动;在校外的佛学会,我也参与周日佛学班当起佛学老师,和佛学图书馆的管理。

到 了大学,我对于佛法有更深入一层的体会。当对佛法体验越多,越感觉到佛法的伟大,浩翰和真实,也就觉得自己显得很渺小。我开始深信一切所承受的都是由因果 和业主宰着,不会像以前一般一遇不如意事就怨天尤人。参与大学的佛学会,让我学习到人际关系、学会的行政管理、和如何接引初学佛者、如何奉献自己帮助别 人、如何去了解个人的感受和需要等等。这一切都是生活佛法化的写照。好惭愧,学佛这么多年,我还是没有办法完全体悟佛陀的知见和本怀 ;至于贡献更不用说了。

我 的老师要求我有高的世间学历,以便在现实的世界里,对佛教的影响会比较大。他也要我自己好好修持和钻研佛经,不须报读佛学院。可能他觉得学术上的研究只能 广不能深,更何况有一些从事经典研究的人,大多不是佛教徒,难免会断章取义。但是祖师大德们的注解都是从体证上说,所以会比较深,比较贴近佛陀的本怀,所 以我一直都是看宣化上人、净空法师、圆瑛法师、圣严法师等祖师大德的注解。 经验告诉我,虽然佛经很深奥难懂,但是多看几遍,慢慢就可以明白,而且每次读后的体会都不一样。 读佛经就好像直接从佛陀的口中得到开示,不必通过第三者(可能会有所偏差或断章取义)来了解。

在 大学生涯里,看到当地佛教会和大学佛学校友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能,由于和校友会比较有缘,所以就选择在校友会里打滚。当初校友会正处于冬眠状态,只 有三位理事在辛苦的撑着。秉者‘佛教靠我’的精神,我就发心加入,希望可以振兴校友会。如今,校友会会务开始走入轨道,理事成员也渐渐多了,和大学佛学会 以及其他校友会、佛学会等等的互动关系开始“热”了起来;虽然一路辛苦走来,很多人“进进出出”、注册局的百般刁难等等问题,但是现在看回校友会的发展, 心里还是有点欣慰。佛学老师说得对,如果你想去改变或改善一个佛学会的种种,你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要有耐心和慢慢耕耘,不会很快看到成果。他老人家在大 山脚佛学会待了十多年,近几年佛学会才开始有良好的转变。看回校友会,这两三年来,我和理事们的用心和努力,校友会开始有一点点的成绩,未来非常乐观。我 在心里想,当因缘成熟时,我打算离开校友会,毕竟那儿不是我长期待着的地方,我的内心还是情系大山脚佛学会--我开始学佛的地方,那里的师兄姐正等着我毕 业回去一起帮忙。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愿意继续待在佛教和学佛? 我 短的答案是六个字“为佛教,为众生”(套用印顺导师给证严上人的话)。意思是我是真的得到的学佛的益处和感应,我希望每一个众生都能得到;学佛是一种享 受,希望每一个众生都享受到,如是而已。 除了自己学佛(自利),也要通过技巧,方法和佛教会办的活动来接迎每一个人学佛,否则就太自私了(自了汉)。如果问起我的人生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我会说: “报四重恩(国家,父母,师长,众生),赎业,奉献自己为众生服务和推动佛教正法法轮”。世间里没有比这更真实和有意义,你认同吗?阿弥陀佛!

杨子佑合十

国际佛教大学筹款义卖会的分享和感动


当 天早上,靠近七点就到达八打灵某华小。虽然次序大乱和耽误好久,但是还是成功拿到义工的衬衫,然后和另一位同车和同档的朋友到四十四号档口找我档口的组 长,那知等了好久都没有任何人来,只好去用餐。过后,我们还是在档口等,眼看其他档口已经忙着准备,我们还在那儿拍苍蝇。本想如果真的没有东西卖(档口组 长没到),我们就打算充当义卖顾客。

过 了好久,才看到四位老菩萨和几位义工搬几箱糕点和几桶的汤和饭到来。忽然间,大家开始忙碌起来。我们的档口是卖几种糕点和肉骨茶。还没到十点,很多人已经 开始买卖,场面好不热闹,比起菜市场有过而无不及。买卖两家都很法喜,因为彼此都在为佛教筹款。老菩萨们的口才真让我们自叹不如,很快地把每一种糕点卖 完。虽然很累,但是累得很欢喜,很值得。在接近尾声时,对面的豆水档已经“收档了”,他们忙着计算固本。我们觉得他们可能是算总收入,以便可以向负责单位收取成本。这时其中一位师姐就说, 其 实每次哪里有义卖,她们都会出钱出力设立档口,为佛教或慈善单位筹款,而每次作完义卖后,她们拍拍屁股就“走人”,不 拿回任何成本,全部捐给佛教单位。有一次,她们曾经筹过大约二万到四万多的义款,也是不收成本分文。至于义卖的食物,都是她们自己和一班佛友一起制作的, 有些是出钱叫人做的。就如肉骨茶,有位佛友布施上等蘑菇,那么其中一位师姐就熬夜准备。一个人负责一样食物,有时有些食物成本很高,那么她们四位就平分。 听到这,我的内心好不感动,年龄不少的师姐们,还这样卖力为佛教付出。顿时觉得自己好渺小。当我脱口赞叹老菩萨们的发心时,其中一位老菩萨就说,其实那还 没什么,比其她的同修在搞资源回收时,有时还收到粪,但是她的同修还是继续这份善行,她说她还没办法做到。只会说一些些佛法的我(言教)真得还不如他们那 真正实践佛法(身教)来的令人感动和佩服。

其 中有段有趣的回忆,那就是其中一位老菩萨问我,这次的义卖筹款援助的对象是那单位。我就告诉她说,是为泰国的国际佛教大学筹款。那时,老菩萨解释说,其实 她不清楚是为什么单位筹款,因为她一听到其他佛友说要办义卖,她就毫不犹豫地答应,只觉得应该是为慈善筹款。到了最后,能卖的食物只剩下肉骨茶了,其他的 糕点都卖完了,人数也开始减少了。那时我们就买些东西,然后大伙在档口一起吃,真有点家庭聚餐的感觉,场面好温馨。过后,每个档口都忙着送完所剩的义卖食 物和清理场地,有一些则把卖不完食物收集然后送给附近的老人院。当要和我们档口的四位师姐离别时,心里有点依依不舍,彼此都以感谢,感恩和有缘(有义卖) 再聚来代替再见。带着非常累的身体和酸痛的脚踏上归途。虽然整个义卖会已经终曲人散,但是内心却被激起一股愿力,愿我尽未来际,不遗余力的护持佛教,鞠躬 尽弃,死而后已。我还要参加义卖会当义工!阿弥陀佛

杨子佑

复<过去,现在,未来佛>文章的分享

&lt;过去,现在,未来佛&gt;文章的分享

读过作者的文章,很是赞叹,因为作者的佛法程度不错,不过作者文章有部份涉及人身攻击和尖酸刻薄的指责(好象针对后学个人), 但是后学不想作太多无谓的解释,因为文字本身很抽象,很难表达清楚,更何况后学想要讨论的只是佛法。经过再三细读后学自己的文章后,后学总是觉得作者好象 有意或无意的在曲解后学文章所带出的意义。此外,后学也看得出作者也想学舍利弗以年幼的姿态来辩倒所谓年长的后学,想必那不也是作者所谓的世智聪辩吧?其 实只有几点须要作出厘清,如下。

作者文章里的“这个世界只有释伽牟尼佛留传下佛法”和“过去佛并没有在娑婆世界留传下佛法”。其实应该说成:“这个娑婆世界目前只有释伽牟尼佛(贤劫第四尊佛)的佛法留传到现在。否则大约十六亿年后,弥勒佛降生弘扬佛法时,就会有人说这个世界只有弥勒佛留传下佛法或这个世界只有弥勒佛。至于过去的迦叶佛(贤劫第三尊佛,在过去人寿八万岁时出现) 也是在娑婆世界成佛,但是可能是过了末法时期佛法没落了,所以没有流传到今天。在<四分律>与<五分律>里都有记载,某一地下有迦叶佛的古塔,佛和弟子们用泥土加在古塔上面。所以,这个世界只有释伽牟尼佛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至于无量寿经所说的“阿弥陀佛不是过去,现在或未来佛”是从空性的角度(超越时空)来 说。阿弥陀经则从有的角度来说,“阿弥陀佛现在在西方极乐净土说法”,如果说阿弥陀佛是现在佛,也是没错。在悲华经里有记载,阿弥陀佛涅盘后,观世音菩萨 会接替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净土成佛,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过后大势至菩萨也会随后成佛,号“善住珍宝山王如来”。

佛法是圆融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不会有互相抵触的,只是角度和对象的不一样。我们不能断章取义的一未认为事情一定是如此,别的就不对,因为那也是法 执。不执着空,也不执着有,就连空和有不执的观念都要放下,那才叫做真的不执着。学佛最怕就是断章取义,有的不是执事废理,就是执理废事;或不是执着有, 就是执着空。佛法(正法或真理-宇宙人生的真相) 除了真实不虚外,而且还必需符合三个条件 (真理的条件) ,那就是本来如此(本然性),永远如此 (普遍性) ,必然如此(安定性);所以作者所说佛法不是永恒不变,那应该是对于方便法 (体悟佛法的方法或工具) 吧?佛陀不是真理的创立者,但是确是真理的发现者。

作者的小乘行者字眼包含贬低人的意思,如果以小乘行者来称呼南传学者是很没有礼貌的。后学不敢以大乘行者自居,但是后学都以地藏菩萨的悲愿慈行为榜样。其 实,小乘是针对自修自度的人而论,大乘是指自度度他的菩萨行者。南传行者并不一定是小乘行者,北,藏传并不完全每个都是菩萨行者。记得后学研究基本&lt;唯识学&gt;后,向师父请示,接下来应该读哪一本书,师父说:“可以看<成实论>”。后学很不以为然地说,“那不是小乘的论吗?”。师父就说:“佛法没有大小乘,只是人心的勇气,行止和愿力的大小来决定他是否是大小乘行者。”印顺导师的&lt;成佛之道&gt;把 佛法归类为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和大乘不共法,也就是说人天乘是好比小学,声闻和缘觉乘就像中学,菩萨乘成好像大学。如果好高鹫远,没有以下基础,而贬低其 它学习四圣谛和十二因缘法的人为小乘行者,这是很可笑和无知的。当然,不否认有的人一开始就是菩萨根器,但是也不要忘了把基本佛法(因果和缘起法)学好,以便在佛法大海里得到无穷的利益。有的人自我标榜是大乘佛教行者,但是基本的做人道理和责任都不懂(如阿含经里所说丈夫,妻子,领袖,孩子等的责任应该如何如何),也不了解如何和人相处,沟通和待人之道(佛教的交际法-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处处给人压力。这样的学佛者并不是学佛的榜样。太虚大师说得好:“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后学希望的是讨论佛法,而不是辩论佛法,因为我们还是凡夫,有贪,嗔和痴等烦恼,带着辩论的心情, 我们会容易失控,自以为是,而变得不理智。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请善知识们指教。阿弥陀佛。
杨子佑

盂兰盆节与鬼节?-谁说地狱鬼门开?



农历七月是鬼节?错了,七月是鬼节是中国民间毫无根据的传说,根据佛经记载,农历七月是吉祥月,因为在佛陀时代,所有的僧众在七月结夏安居(农历四月十五到农历七月十五为印度的雨季,所以佛陀规定不准外出托钵,在精舍精进修行)结 束当天,向佛陀报告修行成果,所以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欢喜日-因为很多人证果 。除此之外,七月也是盂兰盆节(孝亲节),因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目键连尊者无法以神通力来解救堕落在饿鬼道的母亲,所以佛陀教戒他以供养十方僧众的功 德力来超荐他的母亲。救母心切的目键连尊者根据佛陀的指示宴请十方僧众,那时不止目建链的母亲脱离饿鬼道,就连其它饿鬼也被超荐。在孝亲节里,我们除了大 修供养出家众外,还诵经来超度七世以来的父母,让他们远离三恶道。在道家,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是地官下降人间,审定人间善恶的时候,这时道士会夜间诵 经,民间则大事拜祭地官大帝和祖先。

在印顺导师的&lt;成佛之道&gt;里, 地狱有分四种,共为十八地狱,归纳为孤独(人间地狱),八热(大约在地球地底下),八寒(大约在南北极)和游增。在四种地狱里,只有孤独地狱的众生是没有 固定受苦地点,如人间一些悲剧等。在地狱里受苦的众生是没有间断的,除非业尽,否者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不停的受苦,所以,根本没可能在七月间“出来”。 地藏经说:“只有神通力或和业力能让我们到达地狱”,那么,请问地狱众生如何在还没有受完业报之前出来“放假”?答案是不可能的。其实,我们平常所谓遇到 的鬼大部分来自饿鬼道的众生。饿鬼道的鬼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种:多财(有威德并相当享受如大伯公等),少财(有少许食物的享受)和无财(时常饥渴挨饿和被 欺负)。饿鬼的数目很多,而且寿命都很长,而大多数的饿鬼都是很可怜的,有的时常饥渴挨饿无法进食,有的以粪尿痰等为食物,有的时常被其他大势鬼欺负,所 以当我们知道他们的处境,慈悲的心油然而生,这时想帮他们脱离饿鬼的我们还会怕他们吗?

如果不是鬼门开,那么为什么在农历七月,很多人都会遇到鬼,而且感觉鬼特别多,导致很多半信半疑的人也都会深信不疑,相信真的地狱鬼门开,所有的鬼都出来 人间“找吃”。其实这可以从两方面解释。第一,从老远以前,我们的祖宗就开始在这样的季节和某某地方(有华人的地方)拜祭“兄弟”,久而久之,演变成一种 风俗习惯,并且一代传一代。每次到这样的季节,很多从四面八方(如森林,荒山野领,偏僻地方等)的鬼都会到有人拜祭的地方“找吃”,所以那时候和在某些地方鬼会特别多。在外国,我们很少听到类似在农历七月期间到处遇到鬼或鬼特别多的情况。

其二就是心理的问题。在这样的季节,很多人到处渲染鬼的故事,就连电视节目也以恐怖鬼片来凑热闹,导致整个气氛很吓人。当我们遇到一些风吹草动的情况时,我们都会疑神疑鬼,以为是鬼或误以为是鬼。当然不否认有的是真的遇到,那也是你和他们有缘(或俗语说时运低或倒霉)。从过去的经验和例子告诉我们,往往那些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很难会碰到鬼。

在这吉祥的七月里,我们就以目建链尊者和地藏菩萨为榜样,以供养十方僧众和诵经的功德力来超度我们七世以来的父母,让他们脱离三恶道,这才是我们做孩子的一点心意。
杨子佑

依人不依法-佛教的崇拜主义

在不同的时候都会有很有魅力和魄力的佛教领袖出现,带动整个地方的学佛风气,这本是件好事,但是这也间接让人堕入崇拜主义所带来的问题。崇拜主义本不是什 么可恶的事情,但是盲目的崇拜会导致依人不依法局面出现,如果被别有用心的领袖所利用,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了。邪教教主带领教徒集体自杀就是一个例子。当 我们崇拜某人时,我们把他当成是我们心灵的支柱,把他看得高高在上,完美,没有缺陷的人物,也不容许他有半点言行举止的差错,这时的我们会趋向于感性,理 性的成分就相较减少。如果谣言攻击我们所崇拜的人物时,我们就会不顾一切的挺身而出去维护他;如果谣言变成事实的时候,我们会顿感心理无所依靠,很绝望和 沮丧,对他失去信心,严重的话更对佛法没有信心。所以我们要了解,除了佛陀,没有任何人是没有错误的。只有佛陀拥有圆满和完美人格,言行举止都是恰到好 处。阿罗汉也会因为各别对佛法角度的有所不同而有争执(法执),所以我们要体谅善知识(佛教领袖)也是和我们一样还在学习。只是他们懂得比我们多,可以指导和带领我们。

在佛经里,有个愚孝(孝顺父母,长辈或老师)的 故事。话说鸯哥摩罗在还没有被佛陀调伏成为佛弟子时,他还是一个外道。他师父的妻子深深被俊俏和年轻有为的他吸引住了,时常想办法亲近他。有一次他的师父 不在,师娘想和他通奸,但是被鸯哥摩罗狠狠的拒绝了,也激起师娘的愤怒。过后,他的师娘向鸯哥摩罗的师父投诉说鸯哥摩罗欺负她。他的师父很生气,于是耍计 谋,骗他要他在期限内收集一百个活人的手指来做指蔓,修持可以成道。起初他很为难,但是师命难为,而且他也想成就道行,所以就开始了,到处砍路行人的手 指,那时震撼了整个侨萨罗国,他最后被佛陀调伏。如果鸯哥摩罗没有遇到佛陀,那么我们可以想象鸯哥摩罗的下场是如何。

记得广钦老和尚曾经以“把鞋倒转来穿”来试试弟子们的根器,有的听到了不假思索就把鞋倒转来穿(自以为很听话,也觉得老和尚要我们这样作,肯定有他的道理), 结果无法行走,还差点摔交。其实这就是依人不依法的写照,因为他们不去辨别到底该不该,可不可以,是不是如法等,就去作。广钦老和尚对于这类的人很担心, 因为在这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万一他们遇到了,下场可不堪设想。所以宣化上人说:“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师父下地狱,徒弟往里轰。”

孔子有一次会见淫乱无度的南子(卫灵公的妃子)。孔子的弟子,子路很不高兴孔子的作法,因为大众会误会孔子的品德,而且卫灵公当时也不在场,于道德上容易 被人攻击。孔子对天发誓说:“如果我有做错的地方,愿上天惩罚我。”以示清白。另一种说法则是孔子勇于认错,虚心学习。有一次,孔子亲眼看到颜回把一小撮 饭放进口里,就误会颜回在祭祖前偷吃,并向大众说颜回的不该,过后经过颜回的解释后,才知道是一场误会。最后,孔子对大众说:“连亲眼看到的都未必是真实 的,更何况听来的。”圣人像孔子也会有不足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学习子路懂的明辩是非,不要人云亦云。在《Kesaputia》 经里,佛陀也告诉我们:“不要仅仅由于某种权威而接受任何事物;不要因为这种东西碰巧被记载下来而去接受它;不要仅仅因为对老师的尊重而去接受任何事;不 要因为道听途说或某事听起来有道理而接受任何事;而是要去验证,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检验所听到的事情。当自己知道某事是有害时就摒弃它。而当知道某事是 有益,可以使人幸福和平静时就去做这件事.

对于很有魅力和魄力的人,我们可以欣赏和佩服,并向他学习,也要懂得他也是在学习,难免会有差错,否则就像林清玄一样(林清玄是佛教界有名望的作家,很多佛教青年当他是偶像),因为重婚而被很多人所背弃和批评,那时台湾妇女组更公开焚烧他的著作。希望我们不要被盲目的崇拜所占据,做出没有理性的的举动来,就依法(佛法,戒)不依人吧!

从凡夫的角度去看佛法

 
很多人都会说佛法是如何如何,佛法的根本是什么,和自己所学的如何的深得佛旨,是究竟的佛法,然后就会自以为是的取笑或看不起其它法门或派系的不 如。其 实,这是很可笑的。如果是真正懂得佛法的浩大,那么批评或看不起其它派系的佛法,不就是在刮自己所信仰的佛教一个巴掌吗?就如把手捏(批评) 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 (某佛法) ,你 (佛教) 都会觉得痛 (伤害) 是同样道理的。佛说过:“我所说的法如爪上土,未说的法如大地土。”也说:“世间一切善法都是佛法。”虽然有一些是方便法,这也是由于佛陀慈悲本怀所设的 方便教育,以让根器比较钝的众生不会觉得学佛是一种压力,它的存在是有一定的意义。如果初学者在修学方便佛法时,被人批评这不是真实的佛法,初学者会如如 不动吗?这岂不是断人慧命吗?佛说:“断人慧命比断人生命更可恶。”其实,彼此都是在批评或毁谤佛法,两方都得到地狱去报到,此时魔王波旬最为快乐不过 了。所以,当你不了解时,就应该先深入了解,而不是批评。因为,当你了解后,你就不会批评了。现在的人是站在门外批评别人的家事,更无知的是也有些愚痴的 人,人云亦云的跟着起哄。这一点是学佛人的通病,所以我们必须知道的。

其实,每个人都只是捉到佛法的某个角度而已,就好象盲人摸象 (佛法),只知道大象的某一个身体部份,何必去批评别人所知道的一部份(可能只是象的耳朵或鼻子等),自己又何尝不是知道的很有限?这好像五十步笑百步的 一样可笑。了解一些佛法,就以为自己很懂佛法,这是标准的我慢和增上慢(我执),佛门里这样的人太多了,希望他们不会成为佛门里的狮子虫(败类)。法华经 说:“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真实的佛法是没办法用语言、文字和譬喻完全带出。虽然如此,佛还是以言词来方便(佛法)的把真实的情况(真理)指出, 但是那也只是理论(好象地图)而已。如果没有去实践佛所说的方法,只是一未的从理论上去寻找真理,反而不从内心去实践,这是永远找不着的,这就好象佛陀用 手指(佛法)指月亮(真理),如果不往手指所指方向去看月亮,而以为手指就是月亮(法执),这是很遗憾的。

学佛越久,应该是更谦卑、更惭愧,因为越了解到佛法,越体会到自己的渺小,佛法的浩瀚和深奥,否则就是不懂佛法的人。佛说:“若要佛法兴,唯有僧 赞僧。” 每个派系和法门都有一定的优点和存在的意义,不要去批评和毁谤,就让唐朝各宗各派百花齐放的局面,在此时出现,那么佛教就有希望了。阿弥陀佛。

杨子佑

内忧外患的佛教

佛教一直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危机,现今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虽然说危机也是转机,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危机还是危机,而且也可能是毁灭性的危机。

在佛教界外,外道的四处林立本不是件坏事,但是真正问题是“盗用”和“滥改”佛教经典的外道一直出现,不胜枚举,而且日益严重,这对正确或正信的佛法影响 很大。市场上有很多被篡改了的佛经如地藏经、六祖坛经和金刚经等,甚至后人自编的伪经,让初学者难以分辨。何况,外道以佛教、佛堂、弥勒佛、释伽牟尼佛化 身、教下别传、六祖密传等名义到处招收“道友”或教徒,对此,我们不能坐视不管。而且,外道的出现往往是很突然的,没有可靠的历史依据,到处东凑西合其它 宗教的教育,然后根据自己片面的了解去解释(佛说过:依经解经是佛说,离经一字即魔说),大搞个人崇拜主义(有神通、有神光、有佛授记或加持等)。 教主或膜拜的对象都是自称某某菩萨或佛的转世,这已严重违反的楞严经里佛陀对众菩萨或阿罗汉的告诫,到处化身度众是不准泄漏身份的,除非即将圆寂。如果只 是“借用”佛法,那不是大问题,但是外道何止“借用”,其实是“盗用” 或“滥改”来提高教主的威望和符合外道传教和招收教徒的机心,这是很可恶的。他们不知“滥改”佛经是无间地狱罪,自称是某某菩萨或佛是大妄语,也是无间地 狱罪。想到未来无间地狱的果报,我们不能不为他们捏一把冷汗。懂的辨别真假的佛教徒不多,人云亦云或随波逐流的也不少。佛教界对于佛法被曲解或理清被曲解 的佛法方面做得很少,不够全面,无法到达到每个人的耳朵(宣传不足)

除此之外,其它宗教对佛教徒的迫害也不是新鲜的事了。他们想尽办法(金钱,卑鄙手段) 把佛教徒全部转为他们的教徒,以增加他们教徒的人数。这一直都发生在贫穷的佛教国家如斯理朗卡、泰国、缅甸等。

学佛人因为修学上的偏差或心态上的问题(让天魔或心魔有机可乘),造成贡高我慢,自以为是,幻觉里的证果,感得魔通(魔依附在身上,楞严经说有五十种着魔情况-五十种阴魔)或走火入魔(疯颠我慢)的人时有所闻。这些人也是佛所说的狮子虫(佛门败类) 。这些人到处宣传以自己为中心,似是而非的佛法,也到处批评正信佛教等,以建立自己的威信和地位。他们自称已经证果或是佛菩萨转世(大妄语) ,到处为人授记。楞严经记载,佛曾说,这些人都是魔的眷属,到处提倡杀、盗、淫、妄(严重违反楞严经的四种清净明诲),以神通或灵异经验等来诱惑大众,并且破坏清净的佛教团体和僧伽,批评某某佛教经典是假的,让初学失去信心而退转,也让大众对佛教产生误解。这种情行,在台湾或其它所谓民主的国家不难看到。

此外,佛教派系之间的团结和合作还是很有限,彼此传承的教徒们都会有互相不承认,而批评对方非佛说的情况或是不究竟等。佛教有素质的僧伽和弘法人员等这方 面的人才还是很凋零。被培训的弘法人员不是贡高我慢,就是佛法实践上的不足。在佛教界里有个怪相那就是,我们对每一个佛教徒求很高,他们一有闪失,就会遭 到围攻,殊不知我们还是凡夫,还是会犯错的。如果只是一个错误,就认定那个人是坏人,那未免太武断了。初学者在修学佛法过程都是跌跌起起的。唐朝的玄奘大 师为了人才,允许窥基大师,不持比丘戒,走到那里都有三车随身(经典,美女,食物),不过后来窥基大师不也是成为有名的佛门祖师。此外,佛教徒的冷漠感, 被动和不积极是出了名的,就算佛教名声被人破坏,我们还是会“随缘”的默默忍受,而不去理清。除此之外,“冬眠”的佛教团体不在少数。

在内忧和外患方面,内患的破坏力显得比较严重。佛曾说:“没有天魔外道可以破坏佛法,除了佛教的四众弟子“。这也为什么天魔外道一直想办法混入佛教,以佛教徒自居,然后到处搞破坏。佛弟子们,该清醒了,一起来捍卫正信的佛教吧!
杨子佑

学佛的秘诀-诚,敬,惭愧和谦虚


有人问印光大师学佛的秘诀。印光大师则回答:“学佛的秘诀在于诚与敬。” 诚就是真诚、不虚伪、不做作、不怀疑、有信心。所谓:“心诚则灵”。观世音菩萨在大悲陀罗尼经里说:“持大悲咒者,我一定满他的一切愿望,唯除不善愿和不诚心者。” 印光大师说:“一分恭敬(诚意),则一分感应,一分实益。”

在修学佛法过程中,我们要对佛法有信心,这样才能做到百分百的诚。记得有一次有人带着哭不停的婴儿来找我的佛学老师,老师就很匆忙的情况下念一遍大悲咒, 其实念错了好多句咒语,但是还是很有信心的对小孩的家长说:“喝下大悲水,小孩一定不哭。”小孩一喝下真的不哭了。老师过后和我们分享,如果当时他对家长 说:“喝下这大悲水,看看小孩会不会不哭。”那肯定小孩还是会哭,因为你对自己、佛菩萨和大悲咒没有信心,那里会诚。很多人咒语音念得不准或错误,但是很 诚心,还是一样感应道交。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敬就是凡是恭恭敬敬。对佛菩萨和佛教经典要有无上的恭敬心,这样才能获得无量福。印光大师对于佛经的恭敬可说是恭敬至极也。印光大师曾经在闭关的时候,读 过大藏经三遍。他老人家在读经是都是带着恭敬心,当中每上一次厕所,他就会换一次新的衣服,然后继续看经。以头顶带着佛经是对佛经的恭敬。拜佛也是如此, 以我们最高贵的头,拜在佛陀的脚下(脚在人体是最下等的地方)或以五体投地来拜佛,这是最高的敬意。祖师大德以拜佛成就道业的不少。

惭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羞耻,愧是向人披露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感到羞耻。心常带着惭愧心对消业障有帮助。我们的妄念很多和所求不能如愿都是因为我们自己的 业障所导致的。业障减轻,智慧也就随之增加,学佛的道路上会比较好走。记得有位英国南传苏美多比丘,有一次遇到很凶悍的强盗,手里还握着刀,身无分文的他 肯定会遭殃。这时,比丘忽然想起宣化上人曾经说过:“当我们遇到灾难时,要存惭愧心并坦然的面对灾难,以借此消灭自己的业障。”比丘想到此,即以一个惭愧 和从容的心态,把头伸出作状以便让强盗砍他的头。强盗看到这样奇怪的动作,吓了一跳,以为有什么陷井,即刻逃跑。从前,印光大师的房间里有不少虫类如蟑 螂、老鼠等。侍者想去清理和驱除虫类,但是印光大师阻止并说:“留着好让我生惭愧心。”几年过后,所有的虫类都“搬家”了。印光大师是以德行来感化虫类离 开。

学佛越久,也觉得自己的渺小,佛法的浩大。时时觉得自己的渺小,这样可以减少自我(我执、法执)所带来的烦恼。如果常常自满(我慢) ,那么再好的佛法也没办法灌入他的心中。“我慢如高山,不留法水”,就是这个写照。印光大师时常自称常惭愧僧,也说:“自己什么也不会,就是只会念几句佛号。”马来俗语说得好:“当稻禾的果实越满时,稻会越低头;反而母鸡只是下一颗蛋,不过全村人都听到。”

诚、敬、惭愧和谦虚在印光大师的身教和言教里表露无疑,所以他成就了,成为有名的净土宗第十三祖师。愿共勉。阿弥陀佛。
杨子佑

佛学会或佛教会用钱的智慧


在佛教会或佛学会里时常为了用钱的方式来争执是不难看到的,比较“保守派”的觉得钱是十方来的,所以用钱要很谨慎,会把钱守的牢牢的,而多鼓励找赞助,并 且鼓励大家多多资助;至于“大方派”的就会觉得十方来的钱也应该十方去,才能共成十方事,钱是应该拿来花的,只要花在应该花的地方,那又何妨,钱没有了, 可以再找啊。

我本身是属于“大方派”的,很多人不了解用钱也要有智慧和大方胸襟,要舍得但是不是挥霍。我的经验告诉我,佛教会或佛学会办活动,不须要担心钱的问题,要 把钱真正用在该用的地方,只要整个活动的方式和意义是如法的,就会有护法护持。就算是目前的钱是很有限的,也不要担心,先走出第一步,往后钱就会慢慢的流 入。我们要对佛法有信心。很多人会等到钱揍足才开始办佛教事业,其实已经慢了好多步了。佛法是不可思议的,只要是佛教的事业,护法多得很,只是怕不如法而 已。

很多人说佛光山很有钱,星云大师则说其实是“很会用钱”,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佛光山的佛教事业越搞越大,收益人何止千万。星云大师以前在开始办佛学院或建寺 院时,身上的金钱也是很有限的,但是佛光山的佛学院和寺院越办越有起色,如今道场和佛学院到处林立。接引了无数学佛人。善哉!

慈济功德会也是很出色和“很会用钱”的佛教团体。慈济功德会在世界各地有分会,所以每个分会所凑募的钱,其中一半是回流进台湾慈济功德会的总部。只要世界 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灾难,慈济的专用飞机就会把救济品运到。这是观世音菩萨所谓“寻音救苦”的写照。如果慈济功德不善用信众的钱,那我相信慈济功德会的规模 肯定有限。

有一批传教士和修女到新加坡的佛教居士林参观,当他们被告知这里的食物是二十四小时供应的,因为这里念佛人是没有时间表的,他们可以任何时间念佛或休息, 乃至二十四念佛,肚子饿了可以下来食堂吃,吃饱了继续回到大殿念佛。他们很怀疑的问:“你们到那里去找一大笔钱?”李木源居士说:“是阿弥陀佛托人送来 的。”其实每个月都有人把钱汇入佛教居士林户口,所以在这里念佛的人只需专心念佛,其它的不用担心。

国大的毕业校友会是国内大专毕业校友会的佼佼者,在办校友会活动方面和赞助国大佛学会方面,资金的流动量是很大的,连我都不敢相信。他们理事团的确是很有 智慧。他们在分享经验时,强调钱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收着的,钱没有了可以再找过,只要须要钱,他们会把消息传出去,过后,钱就跟着来了。他们觉得应该积 极用钱来不停的推动佛教事业。国大佛学会的确很有福报,有这样很强的后盾。
所谓:“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舍共结万人缘”,钱要用得谨慎,也要有智慧,否则佛教事业被钱给“绑死”,佛教未来还有希望吗?
杨子佑

欠债不还带利还(欠债(借贷)必还)


有一年,我参加佛学会的生活营,那时是在金马仑举行。其实那时是第一次到金马仑,所以买了好多纪念品,身上的钱所剩不多,只好向朋友借十八块左右作为买回 家的车票。过后,我真的忘了把钱还给那个人。半年后,有一次我载朋友回宿舍时,刚好前天校园里发生有学生被抢劫而这位学生拼命的追盗匪所以导致意外而丧 生,所以保安特别的严密。那时很大意的我既然忘了带学生卡,所以倒霉的被挡驾,我没办法解释因为在校园里必需随身带学生卡,然后被写了一张罚款单。奇怪的 是,当我被挡驾的时候,我那个以前我欠他钱的人刚好架摩托驶过,如果不是我被挡驾,那么被写罚款单的应该是他(过后是他告诉我的)

带着无奈的心情,一早到校园的保安局想还罚款,其实罚款额是由当天坐镇保安局的高级保安人员定的。本想以为只是忘了带学生卡, 又不是犯了什么大不了的交通规矩,罚款额不至于是很高的(最高为二十五元)。那里知道天不从人愿,我被罚二十五元。过后回想起来真是不可思议,半年前我欠 那朋友十八块左右,现在我是以代替他被罚款的方式,来还完之前我欠他的,当然二十五元已经把半年多的利息算进去了。其实我不应该这样武断的以为就是如此, 毕竟我没有神通,但是整个情节的安排和配合真的是天衣无缝,所以让我不得不相信就是如此。

在佛法的因果观里,当我们借贷任何钱财或东西时,一定要记得还,否则日子一久,就必须连本代利的,以另一种方式还给他比如遇到强盗,天灾等。如果我们做生 意被人倒了钱,不要伤心,因为可能是你曾经欠他的,如果不是,这一笔钱回从别的方式跑回你的口袋。很多小孩出世几年后就夭折或年少时意外死亡,大多数的公 案是父母欠小孩的,因为把小孩养大,所花的钱不少。因此,“吃亏”或“占人便宜” 或“投机取巧是不存在的。这也为什么我的佛学老师坚持要我一有能力就要赶快的把政府的贷款还清。慈悲的佛陀要我们受不偷盗戒不是没有道理的。

有一段有趣的佛门故事,发生在古时候的中国。有位居士很精进修行,有一天,在禅定中看到了一座好象人那么高的盐堆在他的面前,遮住了他的视线。这种情境出 现好几次,忽然他终于想起十多年前,他在煮菜时,家里刚好没有盐,他只好跑到隔壁家去借盐,那时邻居家没有人但是门没有琐(以前的时代不用琐门也没问题),所以他就直接进取厨房拿了盐就走。他本想过后向邻居说但是忘了,也忘了还回所借的那么一点盐。现在算算的确是欠那么多(一点的盐再加上十多年的利息,的确有那么一堆)。过后,他把这件事告诉了邻居,并且买了几辆牛车的盐还给邻居。他觉得庆幸的是当时的盐还不会很贵,否则他就要倾家荡产了。过后,他禅定的障碍突破了,禅定层次又往上攀了。

净空法师说的好:“要成佛就必需把多生多劫所有的钱债、情债、命债还完,才可以成就。”现在我们可能还没办法还完,但是等我们到极乐世界向阿弥陀佛报到了,修成不退菩萨了,有能力了,我们再回来娑婆世界乃至十方世界,为众生作牛作马(应以何身还债者或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之),来还债和度众生。阿弥陀佛!
杨子佑

世间的投资和佛法的投资学


佛法对投资又有何看法?佛教不是教人清心寡欲的吗?难道我们不可以努力赚钱吗?其实,金钱对在家居士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否则温饱都成问题了,那来的心思 学习和护持佛法。更何况,佛教的事业还是须要钱来推动的。不过必需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取金钱(正命和正业)。虽然阿含经里,有记载,佛陀把金钱比喻为毒蛇, 不过那也是指不议之财而论。孔子也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佛陀是不反对在家居士多赚点钱和拥有基本而舒适的物资生活,只是不要成为“守财奴”或“贫 穷的有钱人”,只会收集钱财而不会利用或挥霍。当我们生活水准提高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帮助其它还在基本生活条件缺乏的人们。

  佛陀在〖杂阿含经〗里说,在家居士以工巧学(世间的技术,工艺,美术,音乐等艺能学问),赚得的钱,在处理时应分为四份(自己食和用,经营事 业,秘密 收藏,救济贫穷)。经营事业里包括古代的种稻,买卖物品,建造房,舍等,牧羊,牛等,以及现代的专业服务如医生和生意人的投资等等。在这编分享里,主要环 绕在事业的投资。在星云大师则把它延伸到分为十分,十分之四用在经营事业,十分之三花在家庭生活,十分之二为储蓄应需(收藏),十分之一用来作福功德。

  在世间的事业投资一般是指拿出一笔钱、时间和精力,来发展自己的事业或买一些公司的股票等间接共同的发展公司的事业,以便赚取回酬。信托则是 委托专业 人士帮忙投资,以减轻投资的风险。投资公司或国家的债券和定期的储蓄是属于比较保守的投资。在直接购买股票时,必需要考量到该公司是否有违反佛教的基本教 义如和烟、酒、赌博、杀生等邪命有关系的公司,比如买卖肉类的,买卖伤人的武器,捕捉动物的器具,快餐店等公司。至于信托单位所投资的公司(如果有投资在 不如法的公司)则不是我们所可以控制的,所以不算罪过。

  在佛法里的投资就和世间的投资不一样。佛法的投资学是很奥妙的,不但没有风险,反而高回酬率,不止不会血本无归,而且收获都是以倍数来计。佛 法的投资 是公平和平等的,因为任何人都可以投资,不管投资多少,不过收获是主要凭个人发心,而且是不违背因果的定律。如何呢?佛法的投资学就是以金钱、时间和精力 来布施(施舍)如供养三宝,救济贫苦等。就以布施一毛钱,你将来所得到的肯定是一毛钱的倍数,如何倍数就以发心的多少来决定。地臧经说:“舍一得万”就是 这个意思。佛在〖诸德福田经〗里,感慨的说:“世间人愚痴,不懂得舍(布施)会得更多-舍得,舍得,有舍方能得。”世俗等经验学也说到:”小的不出(比如 钱),大的那里会来。”圣严法师也说:“把钱储蓄在社会是最好和最安全的储蓄方式(投资)。

  其实佛陀已经告诉我们,我们的钱财必须把其中的两分投资在世间(经营事业)以及佛法的投资(救济贫穷或作福功德),否则以后你可能(因为坚贪,挥霍或失去生活生计)会变成须要帮助的人(贫穷)。
杨子佑

清明扫墓的见闻和分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似断魂。这种情节很难在现在的清明节里体会到。这可能是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虽然同样是清明节,但是气氛的确不一样。现在的清明节,除了清理坟墓,拜祭祖先外,清明节也变成了一家大小团聚的日子。

清明一早,我们就到武拉必山上拜伯公, 其实已经有很多人到这里扫墓、祭祖等,然后我们先到祖父母的坟墓等待其他人的到来。我们首先雇人清理坟墓上的野草,然后买几桶的泥土,往坟上放,避免坟土 往下馅。摆好供品后,我们就轮流拿香拜祭公婆。由于年轻的不多,所以与老一辈的沟通起来难免会有鸿沟。过后,我就和妈妈、妹妹到父亲的坟墓拜祭。忽然炮竹 声从另一边传来,好象是在庆祝什么似的,在这里是多见不怪的。在这里也可以看到一小撮人,买黄梨和蛤类,在坟墓前“做法”,以求个“大发特发”。此外,到 处可以看到一些坟墓已经荒废了,可能没有后裔,也可能子孙移民等。经过一段时候,我们就开始烧银纸(家人坚持,我只好随顺),然后一起分享供品,收拾场地 和祭品,过后就踏上归途。

记得师父曾开示,拜过的供品,吃起来味道肯定不一样,而且容易腐坏,因为已经被鬼神类众生(可能是在鬼道的祖先,也可能是其他的孤魂野鬼) “吃”过了,就象人已经没有“精气”一样。真或假?试试不就知道了吗。师父也说:“如果我们拜祭的祖先已经出生为人的话,我们拜祭的那一天,他没吃东西,肚子也一样觉得饱满。”

【水莲-因果启示录】记载着有名的轮回故事:黄庭坚,字山谷,二十四孝孝子之一。有一天,他在午睡,梦见自己走出衙门,来到了一个村庄,看到有位老婆婆在 拜祭,嘴里喃喃自词,他就随手拿起在香案上的芯菜面来吃。当他梦醒时,嘴上还有芯菜香味。第二天的午睡,还是同样的梦,好奇的他,就凭着梦里清晰的记忆, 找到了那户人家,并了解到老婆婆的女儿去世二十六年了(黄山谷也是刚好二十六岁)。前天是她女儿的死忌(也是黄山谷的生辰),老婆婆在门口一边拜,一边呼 叫女儿的名字,并却摆上她女儿的最爱-芯菜面。黄山谷进入老婆婆的家,并且进一步了解她女儿生时的往事,过后老婆婆指着木柜,告诉黄山谷说:“我的女儿很 喜欢读书,所有的书都收在木柜里,但是就是不知道她把锁匙收在那里。”奇怪的是,那时黄山谷忽然记得锁匙的位子,并却以锁匙打开木柜,里面的文章和他现在的文笔大同小异。过后,黄山谷把老婆婆带回家,奉养余年。

佛教徒也扫墓?当然,佛教徒难道就没有祖宗、父母吗?身为佛教徒,我们都懂得祖先可能已经投胎到其他地方如天上或人间等,但是扫墓的根本精神在于怀念,感 恩自己的祖先和慎重追远。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们。无可否认,父母在生时的孝养比扫墓祭祖来的有意义,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子欲养而亲还在”。记得从小 到大,每次我们到外面买些食物或母亲做了一些糕饼,母亲都会要我们先拿去祭拜祖先,然后才可以吃,这种不忘祖先的精神,在我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在西方, 汤恩比博士说:“唯有提倡中国的文化-孔孟学说和大乘精神的佛教文化,才能根本对治当前日益恶化的社会问题。” 以前一直反对教徒拜祭祖先的天主教,经过汤恩比博士大力游说,现在也把祭祖纳入他们的宗教仪式里面。净空法师说:“那一个国家可以让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兴旺起来,那他们就是二十一世纪的领导者。”

其实佛法的根本是孝道,佛教可以在中国发扬光大和被接受是因为和儒家的孝道,不但没有冲突,反而加强和扩大孝道的意义、对象和方式。就如把儒家孝道的对象 更进一步推广到多生多劫的父母、亲戚等。佛法的孝除了世间的孝道如养父母的志、养父母的身和养父母的命等之外,还扩展到出世间的孝道如养父母的慧命,也就 是让父母开智慧、解脱生死。这是不容易的。佛门孝经〖地藏经〗和〖盂兰盆经〗记载地藏菩萨和目键连如何救母,脱离恶鬼道和中国的二十四孝的故事,都是值得 我们学习的。
杨子佑

度生与度死的佛教


度生的佛法是以活人为对象,让他们了解如何把佛法应用在生活里,这就是佛法生活化和人间化的写照。往生者临终的处理和超度,往往被人称为是度死的佛教。以前的佛教,都会被人冠上度的, 因为只有家里有人往生了,我们才会到寺庙请师父帮忙超度。其他时候,佛法似乎用不着。这也不能怪别人说佛教是死人的宗教。根据三力法师的分析,在印度,佛 法会没落而被回教取代,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佛化家庭概念被忽略。那个时期,印度的佛教比较重视出家修道,佛法没办法在在家居士方面扎得很好的基础和普及化, 也没办法有效的一代传一代的延续下去,所以佛教就在印度灭亡了。这也是为什么印度教可以在印度保持有一定的信徒而不灭。近代的太虚大师了解到只有生活化和 人间化的佛教,才会让佛教恢复以前的兴盛,也就开始提倡人生佛教运动。虽然当时还不是很成功,但往后的星云大师、印顺导师、煮云法师等的大力并且延续的提 倡,人间佛教概念才得以开花结果。

虽然人间化的佛教比较实际、受用,但佛教在度死方面也不能忽略,毕竟临终的关怀和处理也是佛化家庭的一环。难道我们佛教徒还须要请外面的南无佬斋姑来处理后事吗?这是很讽刺的。有位台湾的师父在课堂上,抛出这个争议性的问题,很多师父不敢帮信众处理丧事,因为担心被冠上南无佬或 度死的师父,但是出家人是佛教的宗教导师,难道就不应该以佛化的方式来处理丧事?虽然念佛法门的兴起,多少会有因助念团的成立来处理丧事,但是根据我所知 道的是那也只是限于将往生和往生后的十二小时内的助念,或只是其中一项超度环节。可能其他地方有不同,我不晓得。其实根据我观察,很多外面处理丧事的单位 (除了道家),诵经的内容,还不是佛经如药师经、八十八佛等。身为佛教徒的我们是否感觉有点遗憾?佛总出版的佛教徒生活手册也有谈到临终的处理,那请问谁 又会单独凭着手册而冒冒然来处理呢?事实上,我们还有很多可以改善和必须做的地方。

我觉得每一区佛教会应该成立类似助念团的小组,负责处理丧事,从即将往生到出殡,乃至作七等, 一切的仪式都以简单和庄严的佛化方式来进行,当然要以不烧银纸、不杀生、诵经念佛和佛法开示为原则。这样不只是死者获得实益,死者家属也一样获益。这也可 以把佛法带到死者家属的每一个成员。助念团的成员不一定要有师父,在家人也一样可以。外道的丧事处理团不也是以在家人为主。助念团是不会收取任何处理费, 不过如果往生者的家属愿意随缘布施,那也无妨。

净空法师分享过一则台湾真实临终的故事。有一位老妇女在即将往生的前几天,召集所有都是信奉基督教的儿孙们,告诉他们说:我懂你们和我是不同的宗教,但是过几天我就要往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我希望你们可以帮我念佛,送我一程。虽然她的儿孙们都不以为然,但是还是很孝顺的照着话去做。老妇女安祥的在儿孙们的佛号中往生,瑞相很庄严,感动了全家人。从那个时候开始,全家人都改信佛教了。

记得我父亲过世时,很想以佛化的方式处理丧事,但应该到哪里去找可以全权处理我父亲的丧事的佛教组织呢?其实,时常到各处佛教会活动的我,也找不着,可能 没有认真打听过。不过,有朋友介绍可以找某某师父,看他有没有这个时间,但是必须要包红包给他,费用是以几个晚上来计算。原来佛法已被商业化了,佛教也变 成可以以金钱来衡量了,心里非常感触正信佛教的没落。最后,我想我花不起这一笔钱,所以就放弃了,只是请佛学会的助念团来诵经两晚,斋姑则处理后续的最后 一晚和出殡。有点欣慰的是,一切还是以全素的的方式来祭拜,但是还是烧了不少银纸。真希望佛教会可以认真看待这个被人遗忘的关怀-临终的关怀。
杨子佑

从星座,血型和生肖来看命运的改变


“佛教徒也看星座运辰?”一位朋友很好奇的这样问我。我回答说:“我想知道,它对我的分析是否真确。” 无可否认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和命运都充满着好奇和想象。这就是为什么关于算命、星座、血型和生肖的书、杂志等这样畅销。其实,佛教是不鼓励我们从算命、星 座、血型和生肖的角度来知道自己的命运。这不是否认它们的准确性或存在,而是担心我们知道后对于未来的执着,毕竟未来还是掌控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当我们知 道未来是很黑暗时,我们会变很悲观、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当我们知道前途是一片光明时,我们可能会高兴的等着这一天的到来,而忘记了现在必须努力的耕耘。 现在不停的努力() ,才会有未来美满的果实。我们姑且不谈先天性(过去生种的因),因为已经过去了,虽然它对今生还是会有一定的影响力(业力),但后天的努力还是可以改善 的。佛经说:“想要知道过去的因,今生所遭遇的便是,想知道来世的生活环境,今生所做的一切因就是。”以长远时间来说,现在所做的一切会在来世得到改善, 但从短时间来看,现在起的念头,就会影响下一秒的你。这是很逻辑的。

其实,我们是可以从星座、血型和生肖的分析来知道自己命运是否改善。不过我要先声明,我不是想鼓励大家沉迷于星座、血型和生肖这方面的消息,我只是想以它 们作为我们现在努力的指标。在星座、血型和生肖里,常常会说某某星座或生肖的人的优点和弱点。如果它把你所有的弱点,都讲对了,那么恭喜你!你被命运转 了,也就是你今生和未来都已经被注定了。其实星座、血型和生肖是很科学的,洁癖的处女座肯定无法和不爱清洁的星座在一起的,否则会有很多冲突,除非其中一 方改变(弱点的改变)。如果它说生肖羊和生肖牛是合不来的,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脾气都很倔强,彼此优点和弱点无法相辅相容。如果你把自己所有的弱点都一一 改了,那么还有什么星座的人和会有你冲突呢?你已经突破了,这可以肯定你已经改变命运了。我们不须要等到未来才知道自己的命运是否已经改变。

佛说:“我们的言、行、举止和念头是决定我们命运的主人,不是天神,不是上帝,也不是佛陀我。”在&lt;了凡四训&gt;&lt;俞净意公遇灶神记&gt;里记载,袁了凡和俞净意如何成功的改造自己坎坷的命运。其实,他们的原则不外止恶,行善四个字。每个宗教都提倡这四个字,但是只有很积极,很用功的止一切恶,行一切善的人,有能力决定自己的未来。
在「譬喻经卷七」里记载,有位有神通的阿罗汉在定中知道在他座下修行的小沙弥,只有七天的寿命。这位阿罗汉不让小沙弥知道,只是让他回家和父母团聚,八天后再回来。八天过后,小沙弥安然回来,阿罗汉有点奇怪,就入定观察。原来
小沙弥在回家的路途中,下了一场大雨,他只好待在树下避雨。就在大雨水快把树下的蚂蚁窝给淹没之前,小沙弥看到了,连忙把泥土堵住,救了成千上万的蚂蚁, 所以命也得以延长到八十岁。阿罗汉把定中的事情全部告诉小沙弥,小沙弥知道后,更有信心的修行,后来也证得阿罗汉果位。

年轻时,净空法师的同修时常在背后讥笑净空法师。说他只能活到四十五岁,是个“短命鬼”。那时的净空法师就已经开始讲经说法,几十年如一日。过一段时候, 讥笑他的同修很内疚的对净空法师说:“以前我们时常在背后笑你,说你是短命相,如今你的相貌真的改变好多,你肯定可以活得更久。”四十五岁那一年,净空法 师的确大病一场。现在的净空法师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很健康,相貌庄严和慈祥,看不出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家。几年前,在移民澳州手续上,帮净空法师身体检查 的医生说他的骨骼才五十多岁,而却他拥有只有二十多岁质素的血液。

海涛法师在读小学时,有一位老师要每位学生每一天,都必须做三件善事。学生们被老师真诚的劝告感动,“日行三善”便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海涛法师说:“回想当年老师的“日行三善”,让我现在受用无穷,很感激和感恩老师的教诲,真是毕生难忘啊!”

我们应该不停的“止恶、行善”,然后再以星座、血型和生肖的分析来比较自己的进展。在分析里的弱点都没有了,那么它们算不准你的未来了。不妨试试,愿共勉励。
杨子佑

以智慧与慈悲来放生

“老板,这鸟怎样卖?”

“一只三块钱。”宠物店的老板娘回答。当我指着另外一个大笼的鸟时,老板娘却说:“这个笼里的鸟,已经有人订了,不能卖。”
“为什么这么好卖?”

“因为下个星期是观音诞,很多人向我订,每个人订的数量都是以千数来计,所以很好卖。”

听在心里,心情有点沉重。我和朋友买了一些蟋蟀,小鸟和小青蛙后,到很偏僻的小河边放了。小青蛙是钓鱼者的最爱,养鱼的爱好者则喜欢拿蟋蟀来喂鱼。被放后 的蟋蟀跳到树上拼命的往叶子上咬,吃个不停,可见它们很久没吃东西了;瘦小的青蛙则四处跳跃,尽情享受失去已久的自由和自然环境。

其实,每次到了观音诞或初一、十五等日子,别有用心者都会大量的捕捉这些“放生热门”的动物如鸟类等,然后到庙宇去卖,好捞一大笔钱。在我家附近的观音 亭,每初一、十五都会有人用罗里运载鸟类到那里卖。当然,当中死伤的也不少。事实上,卖者和买者都很无知,他们无论如何都必须负起一定的因果。真是很可悲。

光是以慈悲心来放生,还是不够的。智慧必须和慈悲相辅,才能减少放生后所引起的病态。以订购的方式来向宠物店买动物来放生是很没有智慧的作法,没有智慧的 慈悲是滥慈悲。我们不妨想想,宠物店营业者为了满足订购者的数量和好好的赚一大笔钱,他们会想尽办法,通过不同的管道,把这些鸟类弄到手。订购的方式买动 物来放生,是间接捕捉动物的帮凶。这样的放生会有功德吗?可能鸟儿都会在内心里呐喊:为了让你们这些假悻悻的放生者放生,我们很无辜的失去自由。如果这样 放生还有功德,这样还有天理吗?这就是为什么莲池大师强调,放生的时间、放生的地点和放生的动物要时常不同,这就是要避免有心人大量捕捉,供应放生者。吃 三净肉(不是因为我要吃所以它被杀、我没有看到它被杀、我没有听到它被杀的惨叫声)的朋友也不可以订购,只能买现成的,也就是说已经死的。

当然,只要跟着莲池大师的原则去放生,过后的后遗症就不是我们所能控制得到的了,毕竟捕捉者不管有没有买方,他们还是会捉的,只是多和少而已。如果有固定的季节、买方或特定动物很畅销,那么他们肯定捉的更多。

放生的主要对象是以即将被杀为主如座上肴的泥鳅、蟾酴、乌龟、牛、羊、鸡、鸭等;宠物鱼的食物如鱼苗、虫类、蟑榔、壁虎、小青蛙等;当然也有包括被关在笼 里的动物如鸟类等。我们把它买下来放生就是要让它免离被杀害,因为动物和人类都是平等的,都有佛性,可以成佛。它们一样会有怕痛、怕死和恐惧的心理。永远 记得背向天的动物不是上天赐给我们的食物,如果是,动物应该是很欢喜的让我们杀和吃。事实上却不是,曾经有人要杀牛时,牛会流泪的跪着仿佛在求饶,希望可 以免除一死。凌晨,当你到宰猪场时,猪只的惨叫声,可以让你永远不敢吃猪肉。孔子也说:闻其声而不忍食其肉。

我们可以到任何一间宠物店、鱼店或菜市场等买放生的动物,不要特定光顾那一间,也不要问有没有那一些动物。只须看那里的数量,然后随自己的能力买,千万不要订购,否则苦了动物,也苦了自己(因果)。
杨子佑

二十一世纪生活新主张-『心』五四运动

二十一世纪生活新主张-『心』五四运动
『心』五四就是提供社会大众一个具体改善心灵、转变心灵的方法,让自己从心的观念来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在繁忙、紧张、焦虑不安、困境重重的生活步调中,找到内心真正的平静、宁静、安详、和乐,提升生命的质量。
『心』就是观念、就是心智,是一种智能,『心』五四,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心』,这个心包括一个人的价值观及方向感,整个『心』五四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安定自 己的心,『心』五四顾名思义就是有五个项目,每个项目有四种『心』的观念和方法,每个项目都扣紧『心的安定』,都能改善我们的心灵、转变我们的心念,使我 们更具体来实践心灵环保,使我们知道如何用智能来过21世纪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圆满、使我们的思想更具智能。
提升人品的主张

【四安】

安心:在于生活少欲知足

安身:在于生活勤俭俭朴

安家:在于家庭的相爱相助

安业:在于身,,意的清净和精进-
廉正
与人相处的主张

【四感】

感恩:使我们成长-奉献,回馈而不求回报

感谢:给我们历练的机会-顺境和逆境都是恩人

感化:用佛法转变自己-知惭愧,常忏悔-以智慧和慈悲来感化自己

感动:用行为影响他人-从自己的作起,
用自己学佛所得的悲智来感动他人
自在人生的主张

【四要】

需要的不多

想要的太多但不重要

能要、该要的才要
不能要、不该要的绝对不要
增进福祉的主张

【四福】

知福
:是最大的幸福
-知福才能知足,知足才能常乐

惜福:是最好的储蓄-珍惜拥有,感恩图报

培福:时时都有福-享福非福(消福),培福有福(吃苦就是灭苦)

种福:成长自己,广种福田,
人人都享福
解决困境的主张

【四它】

面对它
:正视困境的存在
,不自欺欺人

接受它:接受困境的事实,不怨天尤人

处理它:以悲智处理困境,以慈对待人-以理智来处理感情问题,以伦理来处理家庭问题,以时间来淡化和化解所谓不得了的大事情
.
放下它:处理后心无牵挂-尽心尽力就好,不计成败得失.-放不下自己是没有智慧,
放不下别人是没有慈悲
内容浓缩来自-圣严法师的『心』五四运动的小册子
杨子佑

Saturday, July 28, 2012

狮子虫吃狮子肉





有一天,到佛学院去请&lt;法句经故事 集&gt;,拿了书连忙向负责人说“阿弥陀佛”以示感激与祝福,那知他当场纠正我说,应该说“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才对,并解释道,这个世界只有 释迦牟尼佛。当时的我只有唯唯若是,不想进一步解释或辩论,只好微笑地和他说“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我在心里想,如果我能加以解释或证明,他也未必会心服口服,毕竟他是 长辈,不会轻易心服小辈的,否者没后台下或面子没地方摆。这是我们华人的心态。佛陀时代的印度人又不同,只要你能以真理辩倒他,他会心服口服的认输,并拜 你为师,因为他们是很重视真理。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七岁就已经可以辩倒全国的大论师,其他大论师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其实,“阿弥陀佛”含有无量的意思,如无量光、无量寿。我在祝福他无量感激与无量感恩。他也许是不懂其中的道理,或者不能接受净土思想,所以才这样说。



佛说八万四千种法门,为的是对治八万四千种根机的众生。每个人都可以 自由选择和自己相应的法门来修。虽然方法不同,但是目标是一样的,那就是成佛。法门无有高下,只在于契机。我们必须尊重彼此修行的方法如坐禅、念佛、念咒 等;南,北,藏传本一家,那就是佛家,不应批评,因为都是佛说的,只是对不同的人说不同法而已。批评就是毁谤佛法,将来会堕无间地狱,求出无期。



佛陀说:‘若没有能力承担无间地狱的痛苦,那就不要毁谤如来的真法轮。”佛陀也说:“没有任何邪魔外道可以破坏佛法,除了佛陀的四众弟子。”你是吃(破坏)狮子肉(佛法)的狮子虫(佛弟子)吗?

杨子佑

自称佛菩萨-真与妄?

在世间里,不难看见某人或扶占自称玉皇大帝,孙悟空或观世音等等,这是真的吗?在佛教里,是断然否认,但也有例外的。禅宗的黄檗大师曾经说过:“一切借窍,降灵,其本质都是狐灵精魅所幻化,佛弟子应远离。”

在中国佛教史里,从来没有自称佛菩萨化现人间而暴露身份,除非要离开了,或已经离开。如布袋和尚(弥勒菩萨化身),在要离开人间时,留下一首诗在石头上来表明身份,诗云:“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世人皆不识。”

印光大师也是一个例子。有一位在家女居士在梦中的到观世音菩萨的告 知,说大势至菩萨在上海护国息灾法会开示,赶快去亲近,否者他就快圆寂了。那位居士到了上海才知道是印光大师开示,然后见了印光大师后,把梦中的感应告诉 大师,那知当场被大师呵责一番,并且要居士不要到处宣传。印光大师圆寂后,那位居士忽然想起,才把这件事公开。很多人都怪她为什么不早说明,让他们失去好 好亲近和供养善知识的机会。这也难怪,如果大家一知道,那还得了。

在这里我们知道佛菩萨是不会表露身份的,如果有人自称是某某佛或菩萨 的化身(大妄语,将来必堕无间地狱,求出无期),我们一听就知道这是冒牌的,那个人只是想借用佛菩萨的名字,来搞自己的名闻利养而已。连净空法师也有这么 说。楞严经云:”我灭度后,教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 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

在佛陀时代,佛菩萨等也不随便表露身份,但有时候,佛陀会把他们的身份和因缘说出,让大家学习和尊敬。如维摩诘居士是金栗如来的化身。这样的情况只有佛陀在世时才会有,因为佛陀有神通可以知道,并且告诉我们。

其实佛菩萨不时都在人间,以千百亿化身乃至化现乞丐、老人、鬼王、畜 生等身份,来度化有缘众生,所以劝请大家不要错过任何修福的机会。在〖五台山灵异录〗里,文殊菩萨时常显现不同的身份如老人,小孩,乞丐等来度化上五台山 朝山的有缘人,让他们先种福报和消除业障,然后得智慧。

其他的还有很多如丰干禅师和永明延寿禅师都是阿弥陀佛化身、傅大士 (弥勒菩萨化身)、宝志公禅师(观世音菩萨化身)、杜顺和尚(文殊菩萨化身)、金地藏比丘(地藏菩萨化身)、寒山大士(文殊菩萨化身)、舍得(普贤菩萨化 身)等,在各菩萨和祖师大德传里,都会讲解他们的身份来历。

〖印光大师文钞〗里有两则例外的真实故事

(一)明末期间,苏州有位扶占,有一天扶占,忽然劝人念佛往生净土,和以前的说法不同。此后二十多次扶占,都劝人念佛,到最后一次才让大家知道,自己是觉明妙行菩萨,以后不会再出现,并且劝其门徒以后不准再扶占。〖西方确指〗也有此记载。

(二)民国初年,香港有一位扶占,自称是黄赤松大仙,看病极灵,时常 开示念佛,有一次和大众念佛、念观音、势至圣号后,加念哆哆诃菩萨,众人问为什么?扶占解释说:哆哆诃菩萨就是我,以前是以黄大仙的名来弘扬佛法,教导念 佛法门,现在是时候让大家知道,从今以后不许再扶占。说毕,哆哆诃菩萨即离开。香港的哆哆佛学社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印光大师文钞 #文钞 #印光大师 #扶占 #西方确指 #黄赤松大仙 #傅大士 #自称佛菩萨 #真与妄 #玉皇大帝 #孙悟空 #观世音 #弥勒 #永明延寿 #宝志公 #金地藏 #五台山灵异录 #布袋和尚 #丰干 #寒山 #舍得 #杜顺 #维摩诘 #大势至 #觉明妙行 #哆哆诃

在家居士应以家庭为先




在家居士应该以家庭为主,唯有家庭安定和乐后,再来护持佛教道场。如 果家庭都顾不好,虽然可以很积极的护持道场,毕竟不是一个好榜样。笔者曾见过所谓的佛教工作者,他们可以把佛教活动搞的有声有色,但在家里的投入和管理的 确是一团糟,判若两人。当然,我们不是圣贤,谁能无过,但我们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笔者曾亲身体验一个佛化家庭的悲哀,所以感触良多,对在家居士对于 家庭的责任,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想和大家分享这段故事,希望大家不要重犯。



话说在笔者国中半工读的生涯里,认识一位假期打工的女性朋友。她来自 一个佛化家庭,但不幸得很,她很排斥佛教。当我再三的问她后,她才一一道来。原来问题就出现在她的妈妈,她妈妈是一位很虔诚的佛教徒,时常到精舍帮忙。可 能是很忙或很投入于精舍的工作,所以很少在家把家务打理好,时常把大部分的家务都丢给我的朋友做,所以她觉得佛教好象把她妈妈给抢走了。她除了要应付繁重 的学业之外,还要扛起妈妈的工作和责任,所以她才会怨恨。这也可能是她们母女之间的沟通有问题,才会把事情搞成这样,多么心疼啊!佛法是没问题的,问题在 于如何把佛法应用在生活上。我在想,她妈妈忽略了她的责任,竟然把自己的女儿推出佛门以外,破坏女儿学佛的慧命,即使去精舍帮忙,所得到的功德和认同还抵 消不了让女儿对佛教反感的罪过。当然我那位朋友也应该负起一些责任,她应该体谅并赞叹母亲在佛教里的积极和奉献,宽恕妈妈的不是。如果她对佛法有所体会的 话,我想她应该是很随喜她妈妈的热心。所以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也是很重要的。



由衷的希望大家以这真实故事为鉴,不要破坏大家对佛教的印象好吗?







杨子佑

从[大集十地轮经]来看真假和尚的殊胜




僧是三宝之一,背负着上求佛道,下济众生的使命。四个僧人以上叫僧团。而且,不是每个出家人都称为和尚,只有精通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的出家人才称之为和尚,如虚云老和尚等。



佛经说:“出家乃大丈夫所为,非将相所能为”。〖出家功德经〗也云: “一子出家,九族超天”。我们可以知道出家是何等的难得和殊胜。〖大集十地轮经〗也说:“出家是出世法(因),将来必得出世果(解脱)”。所以就算比丘把 二百多条的戒律破完,虽然会在无间地狱待上很长的时间,受苦过后将来还是会解脱三界,问题只是时间的迟早罢了。



僧伽的清净和神圣是不容许在家人或其他人过问的,除了僧团。如果有比丘犯重戒,尚需僧团开会讨论,以决定如何依法处理,所以还轮不到我们在家人去干涉。当然,出家人也一样不被容许批评其他出家人或在家人的,否者毁谤四众过,将来也一样下无间地狱。



在〖大集十地轮经〗里,佛陀有深入的讲解关于僧伽的问题。佛说:“ 优波离,我终不许外道俗人,举比丘罪,我尚不许诸比丘们不依于佛法来举破戒比丘,何况驱摈,若不依法举破戒比丘或驱摈,便获重罪。”以下是列举三则来自〖大集十地轮经〗里的故事:



过去世,有国名般遮罗,国王名胜军。国王命令把死囚绑在很多夜叉罗刹 恶鬼等居住的地方,让它们吃。死囚为了保命,只好剃除须发,找到小块袈裟,挂在颈上。到了半夜,有大罗刹母名刀剑眼,和五千眷属,出来找食。那时死囚身心 都很害怕,不能自制。罗刹母看到死囚剃除须发,有一小片赤色袈裟在颈上,以为是出家人,便右绕、尊重、顶礼、和赞叹,就离开。过后有无数的罗刹母和其眷属 出来找食时,都看到死囚的出家相,个个都忆起佛陀,便右绕、尊重、顶礼、赞叹并发愿将来亲近如来,到了最后一位罗刹母把死囚给放了。国王知道后,宣告天 下:从今以后,在我国度里,有佛弟子,不管持戒或毁戒乃至无戒,只要是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者,国人不得侵犯或加害,否者死罪。因为这样的缘故,慢慢的,国 人都开始诚心归敬三宝。



往昔有国王名超福德,生性慈悲,对死囚,不想依法以魁脍处决犯人。有 一大臣建议,用醉象来把死囚给杀死,以免国王得杀罪,国王同意。当醉象用鼻卷起罪人的两只手时,想把他高空抛下时,忽然,醉象看到死囚的衣裳是赤色,以为 是袈裟,心生净信,慢慢把死囚放下,并跪在地上,向他忏悔,用鼻摸他的脚。国王知道后,很欢喜,宣告国人,从今以后,应更加尊敬三宝。佛说:“畜生身的醉 象都懂得尊敬著袈裟的出家人,以免造恶”。我们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否,应该生惭愧心呢?





从前,有一国土名迦 奢,那时有一象王名青莲,六牙具足。国王命令大臣去把那六颗雪白的象牙给带回。大臣为了保护自己,只好披袈裟,现出家相,以方便接近象王。大象们看见是出 家相,所以不疑有诈。当大臣靠近时,其他大象看到弓箭,想整体出动,把大臣压死,但被象王阻止。当一只毒箭穿入象王心时,象王还劝母象王和其他大象,宁可 舍生命,也不可对披袈裟的人生恶心,虽然他们怀有恶心。此时象王还欢喜心地把象牙施舍出去。



如今,假和尚闹得热哄哄的新闻,无形中把佛教僧伽清净的形象,多少给 于不小的打击。其实假和尚也可以让我们生起布施心和尊敬三宝的心,也能让我们忆起佛陀和他的教法,哪怕是被骗。光定师父也说,她对任何出家人托钵,就算知 道是假的,她也会向他一问讯。当然,扮和尚,来混饭吃也是很愚痴的,因为将来地狱果报,有他受的啦。如果还是不放心,那就只是布施食物、医药和用具来和他 结缘,以便将来度他成佛。





杨子佑

双赢与慈悲




在博大佛学常年营里,蔡明霞辅导老师要我们每一个人找一个朋友,然后握着对方的手。游戏一开始,老师要我们把握着对方的手往自己的脚碰,每碰一下算一分,看谁得到的分数最多。



只看大家包括我拼命把握着对方的手往自己的脚碰,以争取分数。对方也 不例外,也使力拉回来,往自己脚下碰,场面热闹极了,什么花样百态都有,互相不认输,所以很难取到分数。特别的是,有一对男女营员,冷静和有说有笑的在那 里互相碰彼此的脚,彼此迅速的各取一分。看在老师的眼里,老师似乎得到了她想要的教材例子。游戏过后, 老师要他们向大家解释,他们唯一特别的举动和其理由。当然,他们得到最高分。



他说他是得到灵感于前首相马哈迪的著作(书名忘了),书里面提出”双 赢”概念,那就是彼此都退让一步,然后一起分担与分享。听到这里,大家好不惭愧,心中莫不赞叹他们的举动。老师称赞他们过后说道:我们往往自私的为自己, 在争取自己的需要和想要时,往往会忽略和拒绝别人的存在。其实,还是有另外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那就是“双赢”。“双赢”可以避免不必要竞争的时间,精力 和资源,尽全力,一起往前迈进,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和果实。净空法师说“竞争”进一步就是“斗争”,“斗争”进一步就是“战争”,所以我们不能不小心。



在佛法里,比“双赢”更进一步的就是“慈悲”或“无我”或“只为别 人,不为自己”。佛经里说:“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身求安乐”就是这个意思。 慈就是给予快乐,悲就是拔除痛苦。众生和我是同一体的,他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他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佛家讲“同体名大悲”。别人得到快乐,我们自己也 沾到光,所以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我们称大悲观世音是因为赞叹观音菩萨无时不“寻” 众生的求救声,而显现帮众生灭苦。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一切世出世法不以慈悲为根本就是魔法。愿共勉励。





杨子佑

从南,北,藏传看念佛




提倡念佛的净宗学会的兴起,让到处都充满着祥和的佛菩萨圣号,这是非常难得的。念佛的方式很多,笔者尝试从藏、南、北传的角度来让大家了解不同念佛的方式和意义。



南传所谓的念佛是指念“南无佛”或“南无佛耶”或巴里文为“Namo Budhhaya”。当然也有的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但属少数。除此之外,还包括六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之一的“念佛”。这 里的“念”是指赞叹、随喜和忆念。所以“念佛”指的是赞叹、随喜和忆念佛陀不可思议的功德、智慧、慈悲和相好庄严等等,其他五念以此类推。在南北传的八关 斋戒里头有提倡六念法,以让戒子精进修持,以免打不必要的妄想。



在北传里,不只是我们娑婆世界有教主释迦牟尼佛,十方(东、南、西、 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和下)都有无数的佛国净土如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和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等等。“念佛”是指念佛菩萨圣号如阿弥陀佛等。这里 的“念”是指归依、依靠、顶礼。在念佛时,念念之中把佛的果德(功德、智慧、慈悲和相好等等),从自己的内心显现出来,和自性佛合和为一。念佛像投了一颗 会发光的如意宝珠(佛号),进去污浊(无知,无明)的水里,慢慢的肮脏(烦恼)会沉淀(伏住),光明(智慧)就会显现一样。



念佛的种类很多,如下:



(一)持名念佛-一心、不间断、不夹杂等念诵佛号,有大声念、小声念和默念。是最容易和最为大众所接受的的方法。

(二)观相念佛-口念佛,眼观佛像,以达到收摄内心的作用,心佛合一。

(三)观想念佛-以观想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净土种种的殊盛环境来作观想的对象。当观想纯熟,则开眼闭眼,佛, 及净土如在眼前,慢慢的三昧就现前。如&lt;观无量寿经&gt;里的十六观,智者大师的&lt;大止观&gt; 和&lt;小止观&gt;等。现今社会的人心很难以观想念佛来达到效果,因为根性大大不如从前。

(四)实相念佛-从以上的念佛方式,进而到达一心不乱,然后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念与诸法相应,体会心、佛和众生无差别。只有根性较深厚的,可以直接到达这阶段如六祖慧能大师。六祖慧能大师所说的念佛是指“念自性佛”也就是实相念佛。



藏传修持以三密为原则,三密为以身密、口密、意密同时配合修持,来达 到和佛的三密合为一体。如念佛是以口念佛,以身礼佛或以佛菩萨的坐相而坐如坐禅,卧禅等,以意(心)观想由内而外的自己和佛菩萨是一体的,慢慢的达到和佛 的三密合一,得到佛的灌顶,进而引发自性佛的果德如智慧和慈悲等。藏传多数以持咒为主,方法以三密为原则,但要有好的老师教,否则一不小心就容易着魔。



念佛的功德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佛经说:“念佛忆佛,当来必定见佛”。

也说:“念“阿弥陀佛”一声,可以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慈云灌顶法师则说:“世间所有一切没办法用佛经,咒或宝忏来灭的极恶重罪,只有念佛可以”。

在佛经里有记载念佛不可思议的故事,现摘以下,让大家参考。



在佛陀时代,有一天,有一位老伯来佛陀的精舍要求出家。那时身边的弟 子们(阿罗汉),用神通观察这位老伯过去是否有善根福德因缘。结果,弟子们看不到这位老伯过去有任何善根福德因缘,所以向佛陀建议拒绝老伯出家,以免有人 目的只是到精舍来混口饭吃。慈悲的佛陀于是向大众说:“其实你们以阿罗汉的神通只能看到过去五百世(大智度论有少许出入,但不是重点),百世之前你们就无 能为力了,而佛的神通是可以看到过去未来无量世的。佛陀接着说五百世前,这位老伯曾经是樵夫,每天到山上砍柴。有一天不小心遇到老虎,于是他就不顾一切的 逃命。在他不经意的念出“南无佛”后,就立刻爬上树,逃过一劫。五百世过后的今天,他的那一句念佛的善根福德因缘具足了,所以向我要求出家。” 阿罗汉们顿时莫不惭愧自己的不足和赞叹佛陀不可思议的神通。最后佛陀允许了老伯的出家。只是不经意的念出一句“南无佛” ,就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功德,更何况以真诚心和恭敬心来念佛,效果可想而知。





杨子佑

捐血的经验、好处与感应

捐血的经验、好处与感应



很多人都把捐血看成一件很可怕的事,我也不列外。除了是因为怕痛的心理外,当然爱惜自己的身体(古老的想法认为一滴血是吃几十碗饭得来的)也是原因之一。



捐血的好处很多,把自己的血捐出去,除了可以帮助紧急需要输血的病人 外(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还可以帮助加快身体的血液新陈代谢。而且,新血的含氧量高,所以精神会很好,不容易疲倦。氧气对我们很重要,它的其中一个 功能,就是可以消除细菌,也治疗好多种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现今流行的氧气疗法),多吸新鲜氧气可以减少疲劳。本来容易缺氧的我时常感到疲倦,捐血 几次后,感觉比以前活力很多(我可没有吃什么补品)。

每四个月人体里的血都会换一次,与其让它自己新陈代谢,不如捐出来。一年我们可以捐血四次,捐血的效果肯定比让它自动新陈代谢好很多很多。除此之外,每次捐血,医生都会免费帮你验血(多数疾病可以通过验血发现),如有什么疾病,他们会即刻让你知道。

捐血会痛吗?完全不痛是骗人的。捐血就好像蚂蚁轻轻的咬一口而已(只是在打针时,当然会有麻醉),过后好像睡觉一样 躺在那里。要说不痛,也是可以的。很少人捐血过后会感觉晕眩(可能捐血后没有足够的休息、或血液的流动还没有得到调整、捐血前吃太饱等),如果贫血,是不 被允许捐血的。生病、感冒或服用某些西药,也是不能捐血。



想起我第一次捐血的经验,感觉很好笑。很怕、但又很想捐血的我,约了 几位朋友和我一起去(帮忙我壮胆)。在捐血时,我不由自主的暗笑对自己说,原来捐血这么简单,却让我担心了一阵子,最后终于克服心理的障碍了(很多人不敢 捐血,只是因为心理障碍而已)。我在心里默默计划,以后每三个月我都要捐血一次。捐血过后和那几位朋友喝美禄饮品、谈天(讲话多会伤中气)。一向怕烫的我 一直往热烫的美禄上吹,哪知越吹越觉得没有力气(缺氧),慢慢的眼前一暗,晕了过去(虽然还很清醒)。他们只好把我抬到床上休息,好糗喔!我的朋友可都吓 坏了。但最后,我还是自己走出去乘搭朋友的摩多车回家。往后,每次我去捐血前后,我都会少吃和少说话,现在情况比较好了,体质改善了,所以不必再担心。捐 血过后,也不会影响我的读书、工作或作息。虽然医生都会问须不须要写一封请假信,但我都觉得不必要。



捐血过后,不懂控制饮食的我就开始胖了,妈妈很开心(虽然不认同我捐血),因为她希望我胖一点。捐血过后的我很开胃,吃得很多,但如果想保持身材,捐血一个星期过后就须要开始恢复自己以前的食量,否则体重和身材都会失控。



在佛法中,捐血是三中布施中(财布施;法布施-佛法的灌输,长养众生 的慧命;无畏施-心灵上的开导或身体上的保护,让远离恐惧和不安)的财布施。财布施又分内财与外财。外财为钱财,物资上的帮助。内财为身体上各种器官, 血,骨髓等等。很少人会用内财布施,因为我们对身体的执着(我执)很深,不难放下。学习财布施(内财和外财)可以帮助淡化我执,进而慢慢的放下它。释迦牟 尼佛在还未成佛时,不时都以钱财,物资,头,目,髓,脑等布施,就算牺牲生命,也不退缩。经典记载:佛陀曾经割肉喂鹰,舍身喂虎等。佛陀这种难行能行,难 忍能忍,难舍能舍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所以我们就从捐血开始做起。



记得我的佛学老师,蔡校长在法华经课堂上有和我们分享他捐血的感应。 他一生中捐血四十次,现在年老了,医生不允许他捐血。有一次在梦中,弥勒菩萨对他说:因为你曾经捐血四十次,所以你免除一次动手术的劫难。听在耳里,心里 想原来捐血还可以免除劫难(血光之灾)。真是太好了。只是四十次的小痛,就可换回动手术的大痛,划算吧?所以你就别犹豫了,别让生理(痛)和心理障碍了 你,勇敢的踏出第一步吧,否则你会后悔如果你还活着。嘻嘻!





杨子佑

绿野放生的因缘(二)

绿野放生的因缘()

放了还是会给人捉的。听 到有人在旁边悄悄地对他的家人说。显然,他们不懂这里的鱼是受到保护,而却也不认同我们 的举动。我们也没有特地去解释,只是继续把活生活跳的鱼放入湖中,然后把从巴刹批发中心带来的蔬菜抛进湖里。没多久,蔬菜就被争先恐后的鱼儿吃个精光,一 个也不留。记得有一次,在放生时,刚好有一位马来同胞和他的家人在湖边休闲。好奇的他问明白后,和家人很欢喜、尊重并静静的等我们念完忏悔文和三归后,和 我们一起把鱼放进湖里。他说他也想沾我们的运气,真是一位很开通的马来同胞。
  以前,我们都会买面包皮来喂鱼,过后我们发现巴刹批发中心(我们也是在这里买鱼放生的)有很多被丢弃在大垃圾桶 的蔬菜还很完好,所以决定以后就把垃圾桶里的蔬菜拿来喂鱼。这不但可以省却买面包的费用,还可以帮忙减少垃圾,废物再利用 (环保),真是一举两得。爬进垃圾桶里拾蔬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要克服心理的障碍(自我优越感)和垃圾的味道以外,也要面对他人的眼光,毕竟巴刹里 来往的人不少。而且,这样做可以把我慢(自我优越感)淡化、把我执放下。
  在[放生问答]里有那么的记载,有一群人时常到海边放生(鱼类)。虽然不时都有人到海边放生,但是渔夫们渐渐发 现,很难在那里有所收获。后来,有人看到每次渔夫们撒网捕鱼时,有一位非常高大的人(其实是护法神),在湖中间把鱼儿赶到另外一边去,避免被捕。渔夫们知 道后,只好哀求每个到海边放生的人,不要再来这里放生,否则他们就会断了生计。为什么会有护法神呢?这是因为我们都会在放生前念三归依(归依三宝),所以 鱼儿都是三宝弟子,当然会得到佛教里的天龙八部护法神的保护。虽然鱼儿可能不了解什么是三归依,但是只要它听到,即使是不经意的,肯定会种入阿赖耶识的心 田里。这就是佛法不可思议之处。
  海涛法师说过:放生可以灭杀因(杀和被杀的因缘如战争)。 法师很喜欢放生,他每次看到有动物被关起来或即将 被杀,都会毫不犹豫的买起来,当场把它放了。有一位卖鸟的人,每次遇到海涛法师,法师都会向他买完所有的鸟,然后当场念完三归依等后,就把所有的鸟放了。 几次过后,卖鸟的,良心发现,决定放弃捉鸟和卖鸟的行业,追随法师精进学佛和放生去了。往后,如果我们买动物放生时,不妨让卖动物的人知道,我们是买来放 生。听久了,慢慢的(可能今生,也可能来世)他们会生起惭愧心,久而久之,他们可能就会放弃这种行业也不一定。
   放生是世间第一大功德,所以想求健康、长寿、快乐、幸福、事事顺利、国太民安、世界和平等,放生是可以很快的帮 你达到。不信?我已经得到了。放生一阵子后,我觉得身体很健康、做人更加自信、很多事都很顺意、面对大场面的恐惧感也渐渐的少了。有位朋友和我分享,她放 生后,考试很顺意,学业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也有佛友说他的事业,障碍减少了,生意越做越大;也有体弱多病的同修,体质越来越好,很少生病了。

杨子佑

绿野放生的因缘


“喂!这个星期日有时间去放生吗?”每个星期我都会对同修这样问道。 我们常常就这样骑着电单车,很早到早市去买了一些泥鳅(不然,它很快就成为刀下魂了),然后载到有华严圣境之称的绿野仙踪湖去放生。我们必须为装有泥鳅的 水桶作好安全措施,否者泥鳅会在半路跳出,那就麻烦了。在为泥鳅念完忏悔文、三归后,我们就把它们倒进湖里。眼看泥鳅和其它鱼儿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心中 顿时生起无限的喜悦。除了放生,我们还买了少许面包去喂鱼和鸽子,和这些众生结缘。所谓:“未成佛道,先结善缘”,就是这个意思。



除此之外,不只是我们会到绿野仙踪湖去放生,每个星期日,净宗学会同修也一样会到这里来放生和念佛,场面好热闹。同修人数还不少,有时还超过五百人,是个多么殊胜的法会。据说曾经有位居士在绿野仙踪湖上,看到西方三圣。这传闻无形中加强我们对念佛和放生的信心。



提倡放生的莲池大师说:放生地点,买放生的动物和买放生动物的地点都 必须时常更换,以避免有心人士,在那里或那个季节特地捉来给我们放生。在绿野仙踪湖放生就不同,因为放生地点可以一样(因为是私人产业,都会有保安人员在 看守,所以受保护),就算买放生的动物和买放生动物的地点一样也没问题。毕竟一旦动物(鱼类)被放进湖里,就不会发生再次被捕去的危险,鱼儿可说是很安 全。这是很难得的机会。很感恩李金友居士的慈悲,开放湖泊让大众自由放生和喂鱼,但放生者必须向保安人员通知一声,并遵守他们的条例,否者旅游胜地就会受 破坏。



这里的鱼类很有福报,不时都有人喂之面包,所以就不会挨饿,每个星期 日又可以听佛号,所以慧命具足,当来必定远离三恶道。这里一带的居民更有福报,因为这里的放生因缘(地点)都很具足,所以要好好把握,因为放生是第一功 德。佛印禅师说:“吃素,放生兼念佛,决定西方上品会“。



杨子佑

万法唯识(心)


佛教传入中国,祖师大德们体会到佛法的博大精深,悲悯学佛者无从下手,又怕众生不解佛陀说法方便的本怀(对执有说空,对执空说有,后来不假方便,真实说非空非有的中道)所以就把佛教分为十个宗派(大乘有华严,天台,密,净宗,律,禅,三论,唯识;小乘有俱舍和成实).



在十个宗派里,其中以唯识(法相宗)的理论最为复杂和难懂. 唯识学是佛教的心理学,以繁多的名相,来解释我人心理的活动与宇宙的现象. 万法唯识是说明世间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心所变化,就如我们的娑婆世界,我们都是因为本身的情执业力(一种潜在我们内心的一股力量),而集会在这里,形成 这世界大家庭里.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或[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为心造].



唯识学比起西方的心理学来得透彻,没有矛盾.佛教讲八识为眼,耳,鼻,舌,身,意,末那(恒常自我执着的心理活动如我见,我爱,我痴)和阿赖耶 (所有的善恶种子的收集在这里,并和我们一起去投胎). 西方的心理学则只说六识(除了末那和阿赖耶), 因为末那和阿赖耶是非常细腻的心理活动,不容易察觉到,唯有一定的禅定和智慧方可以察觉到如佛陀.正因如此,对于其他没办法解释的心理活动和现象的部分, 他们只好推给上帝.唯识的道理,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但愿于以下四则故事,以让大家一探唯识以万一.



(一)在中国的历史宝库<二十四史>有这么一个记载,有一个爱马的青年,每天都画马,学习马的一举一动,生活习惯.有一天早晨,他梦 见自己是一只马,在草原奔跑,当时从外面回来的太太看到床上睡着一只马,顿时尖叫,晕了过去.那时,年青人被突如其来的叫声,吓醒.过后,向太太了解事情 经过,才发现原来自己在睡梦中变成马了,因为每天心想马的关系.所以,我们也可以每天想佛,忆念佛陀的智慧与慈悲,学习佛陀崇高的人格,到有这么一天成佛 也不稀奇.



(二)佛教有名的四大译师之一,鸠摩罗什大师,从小就随母亲出家,那时还小和好玩的他,把一个蛮大的鼎顶在头上,得意洋洋的炫耀一番.忽然有一位 小朋友说:这个鼎不是很重吗?当时,他的念头转向这个鼎的重量上,忽然觉得好重,人和鼎一起跌在地上.从此,奠定了他想在万法为心的道理上,作一个深入的 研究.



(三)有楞严讲主之称的(他是楞严经讲解的权威)圆英法师,有一天早上在禅堂里静坐,身心清净;忽然想到有一件急事忘了办,所以他就从静坐起,心 里挂着急事,走出了禅堂(那时,门没有开,他忘了前面有门,不知不觉的,穿过禅堂的门,出去办急事).办完急事后回来,到禅堂门前,吓了一惊,回想刚才是 如何走出来的,因为禅堂的门还是锁着.这时,他想再穿过禅堂的门,进入禅堂,再也没办法了,因为他的心已经发觉前面有门.

(四)佛经说:相(包括面貌)由心生,如果心是恒常的慈悲,那么所表现出来的面貌和举动也是慈祥的.话说有一个雕刻师接到要雕刻观音菩萨雕像的生 意,三个月交货.在这三个月里,雕刻师每天都必须想象观音菩萨的面相是如何的慈祥,以便可以雕成交货. 三个月过后, 雕刻师的面相也变的好慈祥.有观音菩萨当然少不了有魔鬼, 雕刻师再次为佛教会雕刻魔鬼的雕像, 三个月过后, 雕刻师的面貌变的面目可憎.所以,看一个人的面貌,多少可以知道他的内心世界.



那么应该从那里去著手去了解唯识呢?如有老师教会更好,否者也可以看一些比较浅白的书如金明长老著的<唯识方便谈>或<唯识三 字经>.过后可看<百法名门论讲解>,<唯识二十颂>和<唯识三十颂>.在<百法名门论>里,无 着菩萨把世间一切以一百个名相,以浓缩方式加以解释,至于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则把世间一切归纳入六百六十个名相来说明,那是非常复杂难 懂的. 如能了解到百法就已经很不错了!





杨子佑

死的的真相




我们都对于讲死都很忌诲,死真的很可怕吗?当你不了解的时候,的确很恐怖,因为没有人知道.虽然有不少人有过临死的经验,但毕竟还没死.可参阅&lt;临终备览&gt;,以便进一步了解一些濒临死亡的经验。



在佛教的观点来看,死过后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转生到其他地方去吧了,只要还没解脱,还是在六道里面,只是改头换面.所以没什么好伤心或担心的。那么死会很痛苦吗?佛陀曾经比喻死的痛有如拔掉乌龟的壳或风刀解体那般.



如何辨别死者已经死?以前,医学界都以没有鼻息或心脏的跳动作为死的 证明。如今,改为以脑死来证明这个人已经死.佛教则以没有体温(神识一离开,体温就降;如神识从头出(有从心胸,脚底,膝盖,腰等离开),那么头部会迟 冷)作为死亡的证明.有时,虽然脑已经死,但神识还没离开,所以佛教不鼓励在12小时内去移动遗体,或在周围哭哭啼啼等以免干扰死者的神识,因而影响死者 的去向.这时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就是念佛助念或开示佛法等.



为什么一个人会死,有四种情况:

(一)人的寿命已经完了,(二)人的福报享完,(三)善恶业力果报(包括意外).至于,解脱者(如阿罗汉,求生净土 者,开悟者),可以生死自在,可以知道和决定自己何时要离开. 达磨祖师在中国圆寂后,还有人看到他在印度.过后,皇帝听到就下令开馆,才发现并没有达磨祖师的遗体,反而只有一边的草鞋在棺里面。



佛经说:死是根据三种情况,来决定转生到那里去的,至于根据那一项,那就要看死者那一种情况比较重,有力.

随念-随着临终的最后一念的善恶,来决定往三善道或三恶道.

随业-随善恶业,看那一个比较重,如善比较重而却多,那么就往善道.

随习-随着平日的习性或习惯.如在世时,坚贪,不肯布施救济,所以果报在饿鬼.



在佛经有一个记载,有一位长者是非常虔诚,而且是佛陀的大护法;到了 死时,他的遗体,不小心给仆人在整理时触碰了,那时死者的神识(俗称灵魂)还没离开,所以生起了毒恶的念头,顿时因为这一恶念(随念),出生为毒蛇。所 以,净土宗的十念往生(就算是十恶不赦的人,到了临终,遇到善知识教导念佛,只要发愿往生,念十声佛号,也可以往生西方净土)是有根据的.



至于如何去知道,到底死者是往生到那里呢?有两种方法可以知道

(一)在&lt;了生脱死&gt;或&lt;净土的见证&gt;里,有记载如何从 死者的身体部分的体温,来确定死者的去向.因为神识一离开身体,身体的温度就会降,至于死者的神识从那里离开,那个部分就会最后冷.如果全身都冷了,头部 最后才冷,那么不是上生天上,就是往生净土或解脱了.如果是脚底最后才冷,那么可以知道,他是取了地狱道。至于心胸前,则是出生为人;畜生为膝盖后冷,腹 边是恶鬼道。为其实,很少人会让你取摸死者的遗体来知道,那里还有少许的体温的。



此外,&lt;净土的见证&gt; 或&lt;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gt;还列出了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的十个死前症状,让我们知道死者是往生何方。如 死者还没死,一直觉得口很干,那么是去地狱准没错,但不到最后,还是会有改变的,如教死者念佛,或死者良心发现等。如果是一直用舌头,添自己的嘴唇,那是 饿鬼的习惯.



(二)佛教是不允许佛弟子学算命占卜,但有一个占法是例外的,那就是 木轮相法.木轮法是据&lt;占察善恶业报经&gt;的方法来制作木轮和以诚心来祈求地藏菩萨的神力感应来占法,和世间的占法不同。除了 可以占出死者的去处之外,也可以占出未来自己的去处,并且可以知道自己的善恶有多少,自己持的戒是否清净,得到戒体否,还有其它的,请参 考&lt;占察善恶业报经&gt;。记得,藕益大师曾经提倡木轮占法,并注解&lt;占察善恶业报经&gt;,他老人家 不时都以占法来看看自己的恶有多少,持的戒清净否,极力改进至到没有罪恶为止。



佛教不讲灵魂,只说神识或中阴生,因为是有差别的。当我们一死,我们 就进如中阴生阶段(除了大善人或大恶人是没有中阴生阶段,他们凭着大的善业或大的恶业,直接转生;解脱者也是,但已经解脱六道轮回,不受生死).其他,最 迟七七四十九天里,一定会随业力(其实并没有任何神或鬼等去主宰的)去转生。所以,这时如果我们去超度,那么死者会凭这超度往生到比较好的地方。



那为什么,我们会把所有的前世的东西,忘到一干二净,当然有例外的。 这是因为我们从死的阶段到生的阶段或经过中间的中阴生阶段时,会逐渐忘 .到我们出生不久后,还记得少许,但不懂的讲话,慢慢随着年龄的长大,环境的污染,也就忘了。菩萨都会有隔阴之迷(经过生死阶段,而迷惑),也就是说,菩 萨降生人间,想要救度众生,但一出生人间后,都会多少忘了他的责任和愿力,值到被提醒或开悟.清朝开国皇帝, 顺治的出家诗里有这么一句:…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落在帝王家….西方一衲子是说他是来自西方极乐世界的。



在&lt;阿含经&gt;里,有一段解答对于意外死 的惶恐,因为不知不觉中去世,所以,死者的去向又是如何?以何为决定?佛陀就用一个比喻,如果我们种一棵树,从小,我们就让那颗树斜向西方,那么,有一天 忽然倒下,也应该倒向西方。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不时修学佛法,布施行善;忽然有一天意外身亡,那么,也会往善的方面去的。





杨子佑

神通与魔通


讲到神通。大家就会联想到飞天钻地、七十二变的孙悟 空。其实神通并非佛教的专利,因为只要有禅定功夫,那怕是邪魔外道,都会有神通的。佛家讲的神通有六种: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和漏尽 通,其它外道则只有前五种(没有漏尽通,只有佛家证果圣人才有漏尽通)。

所谓六种神通为:
(一) 天眼通-能知道未来及现在的远处和微细处。
(二) 天耳通-能听到很遥远的声音。 
(三) 神足通-能够飞行自在,来无影,去无踪。 
(四) 宿命通-能知道过去世和未来世。 
(五) 他心通-可以知道人的心在想什么。 
(六) 漏尽通-断烦恼,证果位(阿罗汉或菩萨)。

在 三种情况下,才有神通:(一)修持??通过修禅定功夫,如修道者;(二)咒力??借用咒力或以咒力谴使鬼神,如巫师;(三)报得??因为果报而得,但他们 的神通很有限,如鬼神、天人或魔等。至于跳童(问米),是让鬼神依附在他的神经官能或耳根,以达到未卜先知的效果,其实只是附载式的神通,或传话式的神 通。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这虽然可以多少让我们知道一些前因后果(不一定对的),但还是无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除非通过行善、修正自我的行为等。魔术又是怎 么一回事呢?魔术并非神通,其实只是一种障眼法,它用快、精、准的技法和在你看不到的空间作变化。魔术界有一个定律,就是魔术师不可以揭发其他魔术师的魔 术。

靠修持而得的神通,会因定力减退或破戒而消失。如念咒者犯禁忌或鬼神远离,神通也一样无效。至于报得的神通则是 不会消失的。在《阿含经》里有一则故事记载,有一位被逐出僧团的比丘,在一晚遇到一位不得势的鬼。所谓臭味相投,他们互相合作欺诈百姓,以便获取供养和名 利。每晚,鬼会用它的神力把这比丘扶着,让他高空飞行(因为人们看不到鬼,所以以为这比丘有神通,可以飞行自在,一定是得道高僧)。从此供养的人越来越 多,名气越来越响。有一晚,当鬼扶着比丘在飞行时,刚好四大天王出巡,司查人间善恶,鬼看到了吓倒,即刻逃跑,可怜的比丘在没有鬼的扶持下,立刻摔死在地 上。《阿含经》里还有一则故事,说有一位有五神通的仙人,因为迷恋五欲(财、色、名、食、睡)而退失定力,失去神通,无法飞行。

神 通不是我们学佛的目标,因为它不能违背因果(如用神通去救一个因业报将遇车祸的人,是没有可能的),也对我们的生死没有帮助的[即所谓“神通敌不过业 力”??编者注]。所以在佛陀时代,佛陀不准许弟子们乱用神通。神通第一的目犍连是死于外道的乱石之下,但他知晓因果,从容以对。在中国佛教历史里,当某 某大德显现神通后,他都会选择离开世间,或装疯颠,如金山活佛,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当然也是有例外的。

记得在广钦 老和尚(被称为中国佛教国宝)的问答录里,有这么一段有耐人趣味的谈话。有一个弟子问广钦老和尚说:师父,听说您有神通,没有的话,为什么您会先知道好多 东西?到底您是否有神通?广钦老和尚答:我有吃就通(其实是指大小便通)。近代的虚云老和尚的传奇故事里,也有关于神通的介绍。有一天,虚云老和尚忽然看 到小沙弥在水沟边露天小便(其实是隔一个墙壁),过后,虚云老和尚把小沙弥叫来问话;小沙弥觉得奇怪,因为他是确定没有人才在那里小便,不过只好认错。这 件事过后,虚云老和尚才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天眼通,他有神通的消息不小心给小沙弥发觉和走漏了。

至于魔通,在我们的天 上有二十八重天里的第六天,叫他化自在天,就是欲界(天上分有欲界,色界和无色界)的第六天,里头有天主(波旬魔王),专门破坏人间清净的修行者。在《维 摩诘经》里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晚,持地菩萨在静坐,忽然,魔王变现的帝释,即忉利天王,与万采女出现在面前,欲将此采女供菩萨差遣,服侍左右,以便影响 他的修行。此时维摩诘居士及时出现,拆穿魔王的身份。这是关于魔王扰乱修行者的一则记载。

其实在邪教里不难看到,它 的教主自称某某(大妄语),以他的魔通(有两种情况,一是修到走火入魔,自以为有成就,其实是魔暗中依附身上,而有神力;二是心术不正,同样走火入魔,但 以魔为礼拜对象,身不由己,任他摆布,提倡魔道)来吸引崇拜者。它们大肆提倡世界末日,乱搞男女关系,自杀升天等。这些情况,佛陀已在《楞严经》中的“五 十二种阴魔”和“四种清净明诲”章节里头说得很清楚,并教道我们如何去辨别和提防。《楞严经》有如佛教的照妖镜。

当然,我们不需要去担心会不会着魔,因为只要培养正知正见,依法不依人,把自心的烦恼(内魔)处理好,把持着内心的正念,外魔是奈何不了我们的。



杨子佑